搜索
石门双峙耸前蹊,溪白疑藏照水犀。古木万株清露染,晓风千叠瑞烟迷。
虚岩伏虎和风啸,峻壁闻猿向晚啼。更有淡轩轩上趣,妙缘真觉證菩提。
猜你喜欢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xū)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jiū)相对鸣。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参考资料:
1、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45-146.
2、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28.
连明:直至天明。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
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平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体不佳时看周易,酒痛饮后读离骚。骑驴太华三峰雪,鼓棹钱塘八月涛。
万壑秋涛碣石摧,舳舻夜覆白沟隈。蛟龙怒闪灵旗出,雁鹜群争玉粒回。
天道九年频水潦,人烟三辅见蒿莱。司农筹国应多算,民立东南亦可哀。
欲别玉人归去。细雨廉纤薄暮。红烛静愔愔,好共绿窗幽语。
且住。且住。衾润紫沉浓炷。
名父飞凫席庆长,良人傅粉旧传芳。
篮舆曾带阳台雨,花院俄沉婺宿光。
表表门眉看列倩,诜诜兰玉有诸郎。
不唯彩诰生前宠,更有丰碑自玉堂。
湖上秋风生,推窗绿无数。不制三闾裳,但制三闾赋。
附山结真祠,朱门照湖水。湖流中入池,秀色归净几。
风帘邃旌幢,神卫森剑履。清芬宿华殿,瑞雾蒙玉扆。
仿佛还神京,想像轮奂美。祈年开新宫,祝釐奉天子。
良辰复难会,岁暮得斯喜。况乃清樾中,飞楼见千里。
云车倘可乘,吾事良已矣。当赋远游篇,未可回屐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