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日晚北风起,少年方远游。徘徊上谷塞,眺望黄河流。
峥嵘十月冰,朔色压九州。荧煌大明殿,御道接龙楼。
时巡向滦水,腊雪拥蓟丘。前驱鸾凤旗,后乘貂鼠裘。
尚食丰宴饫,教坊乐箜篌。百官散城邑,驼马尽归休。
自今帝王都,想尔观览周。却疑书传间,不谓秦汉优。
何家非许史,无客不枚邹。投轮即雨集,挥袂遽云浮。
东航扶桑阴,西笮昆崙陬。变化指顾异,刍荛立言收。
文物彼洛禊,土音吾越讴。私将窃禄志,勇赴随阳谋。
随阳即泽雁,窃禄岂梁鹙。美玉献剑璏,精金镂帣韝。
出门亟装束,行路肯滞留。布韦谩老耋,乡里惟田畴。
功名幸一遇,蝼蚁尚公侯。学问敢强饰,黍稷待锄耰。
当令竹帛上,直与先达侔。毋使萤爝光,肃然寸草秋。
嗟予久抱疢,饯酒弗及篘。念尔忽万里,征梦或见求。
宣生颇俊逸,郑子复绸缪。趾高有捷步,胸正无昏眸。
早看拜家庆,共许动宸旒。传车定不碍,关钥便若抽。
杏花开如锦,杨柳满陌头。去时小儿女,来诧真骅骝。
猜你喜欢
醉卧凉阴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tí)。
浮客空留听,褒(bāo)城闻曙(shǔ)鸡。
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盘山的西面高枕而卧。
拂晓的残月很近地挨着窗子,天上的银河向西低垂,仿佛要从门户中流入。
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银杏树一片翠绿,凄清的夜里,传来了子规的哀啼。
我孤身在外,无依无靠,空自留在这里听那子规的凄鸣,褒城里传来公鸡报晓之声。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43.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6.
游:诗人对流放的婉转说法。高卧:此处用以形容旅途的寂寞无聊。
晓月临窗近:晓,一作“山”;窗,一作“床”。天河:银河。
平仲:银杏的别称,俗称白果。子规:杜鹃鸟。相传是古蜀王望帝杜宇之魂化成,暮春鸣声悲哀如唤“不如归去”,古以为蜀鸟的代表,多用作离愁的寄托。
浮客:无所归宿的远行之游子。褒城:地名,在今陕西汉中北。
(晓一作:山)
这首五律首联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显出无限失意的情绪,而“高卧”则不仅点出住宿高山,更有谢安“高卧东山”的意味,表示将“独游”聊作隐游,进一步点出失意的境遇。次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低。三联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纤巧地抒发了“独游”的愁思。这里,诗人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见悲啼的杜鹃声,春夜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油然弥漫。末联承“子规啼”,写自己正浸沉在杜鹃悲啼声中,鸡叫了,快要上路了,这七盘岭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对关中故乡的不胜依恋。“浮客”即游子,诗人自指。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此化用其意。“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过“褒城”便是入蜀境,虽在七盘岭还可闻见褒城鸡鸣,但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
这首诗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已臻严密,但尚留发展痕迹。通首对仗,力求工巧,有齐梁余风。诗人抓住夜宿七盘岭这一题材的特点,巧妙地在“独游”、“高卧”上做文章。首联点出“独游”、“高卧”;中间两联即写“高卧”、“独游”的情趣和愁思,写景象显出“高卧”,写节物衬托“独游”;末联以“浮客”应“独游”,以“褒城”应“高卧”作结。结构完整,针迹细密。同时,它通篇对仗,铿锵协律,而文气流畅,写景抒怀,富有情趣和意境。胡应麟评价这首诗“气象冠裳,句格鸿丽”,的确是有识之言。在初唐宫廷诗坛上,沈佺期是以工诗著名的,张说曾夸奖他说:“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见刘餗《隋唐嘉话》)这未免过奖,但也可说明,沈诗确有较高的艺术技巧。这首诗也可作一例。
凫趋丹陛御炉边。鹄立桥门壁水前。十年京国共称贤。
单父琴清庐阜月,河阳花满大江烟。几时飞舄早朝天。
屡与南僧谈瘴溪,独推君县好封圻。
不同合浦人民众,虽接交州寇盗稀。
解却禅和布袋头,虚空豁达逞风流。去亦得,住亦得,大用现前无轨则。
嫩凉天,西风吹遍郊原。正楼头、一声长笛,泬寥秋气堪怜。
渐芳洲、飘残黄叶,更曲沼、凋尽红莲。秉烛心期,支筇意兴,恰逢丛桂吐华研。
小山畔,凌霜挺秀,翠荫复来圆。还证取、香闻鼻观,无隐真禅。
对清尊、浅斟低咏,待看月影婵娟。近露华、沾衣欲湿,奈蛩语,当户争传。
知道明年,重逢此日,萍踪飘转在谁边。多应向,山程水驿,茸帽控丝鞭。
花如织、盛筵难再,也合潸然。
岁闰生寒早,秋深遂雪飞。云连荆树密,日绕汉江微。
园或疑梁是,溪将作剡非。但令闻妙曲,讵惜和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