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愁断齐奴一寸心,谁知青女怨犹深。长吟莫恋宫前柳,黄叶秋风自不禁。
猜你喜欢
殿里底是什么,千百化身无处讨。礼拜烧香,不勘自破。
客里光阴叹索居,相思何止九秋馀。行看岛屿停云灿,吟对梅窗夜月虚。
共计飞腾同彩凤,肯论五十服绯鱼。新诗易得开怀抱,远寄烦君更几书。
换年箫鼓沸邻东。故情空。镜里凋颜,不媚烛花红。
思悲今已翁。閒门芳信比人慵。问东风。留命伤春,深浅酒杯中。
去年同不同。
春风颠狂复细微,吹波荡桨动人衣。野桃叶小流莺至,官柳条长江鲚肥。
稍别未嫌频作恶,相逢自识固应稀。腐儒窃禄真何补,望望沧洲白石矶。
虹梁雨洗。爱小小如钱,媻蹩沙际。早是腥风,一霎荻蒿吹起。
鱼庄奔火横泥去,尽流波、觑人无寐。依稀星罶,年年买得,稻香天气。
漫忆看、江乡隽味。和酒蚁经宵,玉盘沉醉。持比湖田罗雀,雪螯差美。
霜林柿叶分红颗,镇妨伊、未沾冰齿。寒蒲十六,输他亥日,暮帆虾市。
力学三年看有成,龙蛇蟠势冀存身。
一杯饯别初迎腊,千里归来欲送春。
爱日光阴宜共惜,及时德业要争新。
吾家丛桂风流在,速取高科慰老亲。
一担乾(qián)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pō)优游。
归来涧(jiàn)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挑上了一担干柴到古渡头去卖,换了钱足够一天的开销,便心满意快。
他回到家中又在山涧边磨快刀斧,为筹集明天的生活费用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第211-212页.
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
谋:筹划。
这首绝句写山中樵夫的生活,说他每天砍上一担柴,卖后便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谋”暗逗,说明樵夫天天如此,带有典型性。这样细微的构思,是宋人绝句的长处,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诗人写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的呢?这点可以根据对诗的不同的理解来推敲解释。如果着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则可如此解说:诗人认为樵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再进一步扩大思维,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风下雪,他的“明日谋”岂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饿了。因此,诗人表现的是对樵夫辛勤劳累仍不能保证温饱寄予同情,“颇优游”三字是有意调侃,发泄心中的不平。如果着眼于“盘缠一日颇优游”一句来推论,结果便完全不同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隐居山中、水边的自食其力逍遥容与的樵夫、渔翁一直抱赞赏企羡的态度,认为他们远离扰乱红尘,友麋鹿,伴烟霞,是最令人赏心适意的生活。《西游记》第九回开场时,有一大段渔樵问答,对各自的逍遥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说明问题。萧德藻正是从此出发,说樵夫隐居深山,远离人间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够了当天的用费,便不再烦心。回到家中,面对青山绿水,悠闲地磨着斧子。这样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无忧无虑的心态,也是历来文人始终向往而难以拥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诗人写深山樵夫,正是对他毫无争竞、自得其乐的生活作出歌颂。“诗无达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诗,只要不离题太远,或带着偏见去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