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女天花一样娇,淩霄挽下最长条。生愁化作空山雨,满脸春红恨未销。
猜你喜欢
明月何皎(jiǎo)皎,照我罗床帏(wéi)。
忧愁不能寐(mèi),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cháng)衣。
明月如此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
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参考资料:
1、郭茂倩编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14
皎:本义是洁白明亮。此处用引申义,为光照耀的意思。罗床帏:指用罗制成的床帐。
寐:入睡。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客:这里指诗人自己。旋归;回归,归家。旋,转。
彷徨:徘徊的意思。告:把话说给别人听。
引领:伸着脖子远望。裳衣:一作“衣裳”。裳,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在汉末那个时代,文人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这样反映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之作。
蒙茸曲径紫薇花,几载藤萝巧蔽遮。
暂借斧斤还旧观,依前万蕊吐新葩。
先子登瀛记昔年,京城邂逅各欣然。每思推毂嗟前梦,颇喜同僚续旧缘。
野岸晴莎穿去鹢,江亭云树忽啼鹃。曹娥祠在无人问,为拓残碑寄日边。
贫家女,德性温柔寡言语。终年辛苦不下机,身上却无丝一缕。
倡家女儿百不会,只向人前卖娇态。绣裀端坐青楼中,银烛荧煌照珠翠。
书言福善与祸淫,未必天工有此心。盗蹠长年颜子夭,古来颠倒非独今。
高处是昆崙,低处是东溟。昆崙推不倒,东海填不平,物之不齐物之情。
贫女莫羡倡女荣,不义富贵浮云轻。持身但如冰雪清,德耀荆钗有令名。
青罗千丈拶窗排,玉树移从海底栽。
夜半偏能延月住,暑深长是挹凉来。
竹君似欠封侯骨,松老难当翰□□。
□□仁皇群玉宴,诸贤一叶拜金杯。
幽人游涧谷,芳誉动京华。暂食高山蕨,终簪上苑花。
醉歌辞激烈,老态影欹斜。愿得万间厦,转为寒士家。
何须莺语唤春回,浓绿眉痕展不开。
多谢伴愁梁上燕,只将孤影入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