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客倚南楼上,西风月又初。紫箫閒度曲,茅屋夜温书。
风物吾乡似,人情异县疏。既无升斗绊,只合赋归欤。
猜你喜欢
经年困行役,郁郁若为情。异县青山众,新秋白发生。
诗魔降战垒,酒阵破愁城。物色今如此,漂流不为名。
百曲浮梁上,沧波午景齐。乱山藏四县,一水汇双溪。
舟逐鸬鹚下,沙迎草树低。隔桥秋社散,归客醉如泥。
佳期天上又,星约喜重寻。明月孤城柝,西风独客心。
故乡千里外,归梦一溪深。应想高堂上,新刍亦自斟。
久客经春夏,风清尚坐留。楼头延月滞,树杪见星流。
东土登平岁,西畴黍稌秋。山妻应解事,曲蘖已吾谋。
浴罢披襟坐,危栏曲曲凉。秋风清枕席,客思入江乡。
乱竹疏萤度,深林众鸟藏。晚来閒物色,风土似荆扬。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从《全唐诗》所收鲍溶的三卷诗看,鲍溶到过南方很多地方,取道襄阳或许不止一次。这是一首写襄阳的怀古咏史诗。
这首诗写了襄阳太守杜预沉碑的故事。杜预,西晋时著名的政治家、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杜预本人极有才略,但是好名。他曾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长期驻襄阳。
此诗前两句:“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沉碑,指杜预刻二碑记功之事。襄阳城西北十里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古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自此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闻。后两句:“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湘:系“襄”误。这两句是说:襄江并未随着岁月的推移变成山谷。那沉入水底的碑文,应该还是清晰可见吧。这里说明人的功业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沧桑而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