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歌舞当年第一流,洗妆今日别青楼。便从南岳夫人去,肯为苏州刺史留。
琳馆月明箫凤下,锁窗花老镜鸾收。却怜愁绝浔阳妇,嫁得商人已白头。
猜你喜欢
歌舞当今第一流,洗妆拭面别青楼。便随南岳夫人去,不为苏州刺史留。
璚馆月明箫凤下,绮窗云散镜鸾收。却嫌痴绝浔阳妇,嫁得商人已白头。
露下空山客袂凉,残荷新菊叠衰荣。池边宿鸟翻林影,竹里流泉杂磬声。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对月不凄清。香瓯茗碗共深坐,一室萧然称野情。
但使忘人世,居山何必深。断云栖破衲,积雪老禅心。
客去门仍掩,窗空月每侵。病夫怯登陟,只此易相寻。
从来系日乏长绳(shéng),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cāng)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自古以来,就没有能系住太阳的长绳,逝水东流,白云舒卷,更令人怅恨不胜。
正想向仙人麻姑买下沧海,哎,只剩得一杯春露,其冷如冰。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5-396页
2、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版:第118-119页
水去:含有两个意思:一、与“云回”一样是所见景象,含有“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的意思;二、指时间的消逝。恨不胜:怅恨不尽。胜,尽。
麻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一杯春露:指沧海之水(也就是沧海里所汇聚的时间)已少到只剩一杯了。
时间的流逝,使古往今来多少志士才人慷慨悲歌。李商隐这首诗,所吟咏慨叹的尽管还是这样一个带有永恒性的宇宙现象,却极富浪漫的奇思异想,令人耳目一新。
“从来系日乏长绳”,诗人开篇运用典故,表达了时间一去不可留的怅惘之情。古人想用绳子来拉住西沉的太阳,以此挽留时光的流逝,可是又哪有这么长的绳子呢?事实上从来就没有系日的长绳,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时间无穷无尽的流逝。“水去云回恨不胜”,登高望远,但见滚滚江河向东流去,永无休止。这一日日、一天天、一年年相似的每一刻仿佛都在重来,鸟去又飞回,春去又春归,但就是这表面的轮回中,有多少峥嵘的岁月在无情地流逝。轮回一日意味着一天已经过去,轮回一春,意味着一年已过去,从老人到儿童的轮回,意味着一代人已经过去。太阳日复一日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的不断更替,这其中蕴含了人生、社会和宇宙的多少悲哀和无奈。
诗人伤感至极,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境:“欲就麻姑买沧海”,何不把沧海买过来,如此一来,时间就可以永远由我来把握了!自古百川归大海,把沧海买过来,流逝的一切不就又重新回来了吗?现在沧海已属于麻姑了,不如去向麻姑买下来。乍读似觉这奇想有些突如其来,实则它即缘“系日乏长绳”和“水去云回”而生。浪漫主义的思维赋予了诗人极尽的幻想,在感叹人世短暂,时间飞速流逝的迷惘中似乎发现了极好的办法。不过,纵然有此想法,麻姑又在哪里?又用什么东西去与她交换这宇宙的瑰宝?自古以来。朝代变迁,沧海变桑田都是不争的事实,又有谁能摆脱命运的轨迹?纵有了沧海在手谁又能保证它不又会变成桑田。“一杯春露冷如冰”意为,蓬山周围的海水,据说现在也变浅了,将又一次要变成陆地,也许麻姑也拿它没办法了,诗人抓住这一点加以发挥,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缩短为一瞬间,让人透悟到这眼前的一杯春露,不过是浩渺的沧海倏忽变化的遗迹,顷刻之间,连这一杯春露也将消失不存了。一个“冷”字,揭示出时间的无情、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诗人曾一度豪情万丈的幻想,瞬间又黯淡下来。诗末两句跨度极大,由对浩瀚的海水充满了无穷的幻想到瞬问的返回现实,这一时空的跳跃,落差之大,让人无法接受,然而也正是这极大的反差,才进一步烘托出了诗人极大的感伤:毕竟时间一去不复返,人生苦短,自己人生旅程过半,尚一事无成。
诗人将一个古老的题材写得这样新奇浪漫,诗情画意,也许正可以借用和诗人同时的李德裕说的一句话来评价:“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
泊舟伊川右,正见野人归。日暮春山绿,我心清且微。
岩声风雨度,水气云霞飞。复有金门客,来参萝薜衣。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
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
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
盗跖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跖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
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
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故家骚雅传,翼翼见芳继。况如孙仲谋,不败乃翁事。
圭残入裒拾,璧断归次第。自成一家学,忍使只字弃。
若翁喻蜀时,名胜各超诣。初从汉西京,绵绵振末裔。
相如子云后,经术奋多士。岿然今陇蜀,渊乎古洙泗。
冯刘振风霆,刘李渺涯涘。况复有小李,隽永出大胾。
翁来试掉鞅,平地快奔驷。逸驾相后先,六月乃一税。
渭南问风俗,剑南看形势。岷峨连蓬婆,风赋达骈俪。
雕镌到微茫,抉剔逮菑翳。连络数十城,八万四千偈。
彬彬奂文采,烂烂存表制。分甘成暗投,效颦更拙计。
琼琚报木李,美齐诏当世。乃今得琼琚,何以答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