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晨起无一事,坐看南山云。为雨殆可必,盎然心自欣。
耕畴已久捐,稔岁犹愿闻。匪惟救阨馁,兼足苏惔焚。
升降地天泰,兑艮通氤氲。高能以虚受,能下斯为君。
宇宙傥非尔,函灵焉不偾。吾生与草木,幸兹同芳芬。
猜你喜欢
幽林响欲滴,夜色始欲分。扶桑定已红,星象收其文。
尚复有飞鼠,扑击空中蚊。须臾两灭迹,寂然藏纷纭。
邻烟气稍上,谷禽声渐闻。七月入伏末,未减炎暑熏。
皇后漏雨意,似闵黎庶勤。此心谁予知,坐看南山云。
宇宙原无外。问当年、渠缘底事,强逃人世。争心刘郎栽种后,长恁玄都观里。何用羡、武陵溪水。一见桃花还一笑,领春工、千古无穷意。儿女恨,且收起。洞中空阔多闲地。但人闲、羊肠九折,未能如此。我已衰翁君渐老,那复颠张醉李。看翻覆、雨阴风霁。捱得清和时候了,舣扁舟、只待归来耳。惟处静,解吾志。
寒食清明却过了,故乡风物祗依然。
穷中有客分青饭,乱后谁坟挂白钱。
落魄暖春为麦地,阴沉溽雨近梅天。
间情正尔无归宿,石鼎新芽手自煎。
天地之交何固哉,罗浮一合不可开。高楼西望且招手,四百仙峰云外来。
醇醪足酹江山美,杯杓未终长啸起。登临今昔几千年,坡公犹寓槎江水。
前宵月尽昨宵新,未必今人异昔人。明年荔熟醉何处,为报君家酿老春。
襆被登车谢九阍,三年囚首一身存。贱同厮养孤臣分,生到边庭圣主恩。
籍削寄名归卒伍,魂销凭梦返家园。白云南向肠凄断,鹤发东风正倚门。
参(shēn)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sài)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月亮已落,夜色已深,心头的愁绪叉能向谁诉说。透过微薄的月色,向家乡的方向放眼远望,一片寒烟萦绕,隐约中只能看见红楼的一角。
不如意的事情年年都有,这塞外寒烟里,竞蹉跎了好些年岁。哪里比得上那京城之中的富家公子们,此时一定在楼中梦里笙歌,还没有醒来。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261页2、(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97页
参横月落:指落月与横斜的星显得参差不齐的样子。参:参宿,二十八宿之一,属西方土宿。中间三颗星俗称三星。漠漠:这里指大面积分布的样子。红楼:即家园中的楼阁。
绝塞:遥远的边塞。五陵公子:京都富豪子弟。五陵: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古人以五陵代指京都繁华之地。
上片侧重写景,“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是写眼前的实景,月亮已落,参星横斜,正是天将破晓之际,纳兰已经要从汉儿村出发了。“客绪”是指一种行旅怀乡的愁思。这满心的情绪,真真是,又该从何说起。在这样的茫然无奈中,词人抛出了虚化的两句,“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则是虚笔,太多执着的情绪容易让人产生幻觉,纳兰似乎也并不介意在这里用这种方式变现他思乡之情。红楼显然是想象之语,而在这里,“楼”并不是重点,红楼一角之下,定是有佳人倚栏,翘首企盼着词人的归期吧,此情悠悠,两心知。
下片侧重写情。先说后两句,“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单看这两句自然是无头无脑,不过连上前面两句,“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就可以看出,纳兰这其实是在抱怨了。他感叹道自己年年都有不如意之事,要戍守塞外,在缕缕风烟中消磨时光。看来,纳兰自己的确是比不上此时正在游赏玩乐的京城贵族子弟们啊,他们恐怕此时正过着活色天香般的生活吧。词人拿远行在外孤寂无聊的自己,和在京师里过着悠闲生活的人们相比,在看似情绪平静的表面之下,他实在是忍不住满腹牢骚。短短四句,言浅而意深。
这样一个结句,也是对上片落句的回照,在整首词里构成了一种前后勾连、回环往复的韵致,《清平乐》这样短小的词牌能写出这样回环往复的意味,可见纳兰情意之深切,也更让人觉得其中哀伤之情愈加的缠绵委婉。
七十二年老迁客,骑马复走滇云陌。二妙风流绝代无,谈笑浑忘穷海谪。
画舫亭前花正开,佛桑含笑粉红腮。画图更爱韩熙载,一幅婵娟进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