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御史大夫旧,尚书户部新。
不如归去好,犹是自来贫。
壁有留诗句,路无逢故人。
潮声才入耳,始觉岭南身。
猜你喜欢
西北边储圣虑劳,东南盐筴属英髦。鹭袍晓湿淮扬雨,鹢舫夜冲吴越涛。
万里通商无滞券,百年宿弊见秋毫。归来敷奏炉烟里,白玉阶前荷宠褒。
玉陛朝辞出凤城,故乡归去几多程。褒膺紫诰恩波渥,贲及黄泉宰木荣。
路指岘山凉雨歇,帆开潞渚晓风轻。到家莫忘朋俦好,为托鳞鸿早寄声。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夜风拂过,树叶纷纷下落好似雨声闯入耳中,皎洁的月光似清霜铺满大地。
正当夜深人静要独自睡去,不禁感慨有谁愿来为我拭去床上的灰尘。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叶声:树叶掉落的声音。
方:正在,正当。拂:拭,掸去。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shēng)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yàn)飞。
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一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在别离之时,佳人与我相对而泣,热泪滚滚,打湿了锦衣。此去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岭南偏远,鸿雁难以飞到,想必书信稀少。
1、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238页.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岭南:在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此词作于词人岭南卸任之时。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意境深远。
词为“题别”而作,通篇围绕一个“别”字做文章。上片起句写临别前情景。词人将要离开广西了,黎明之前子规鸟就不住地啼呜,把他从梦中唤醒。他举头看看窗外,一弯残月高挂西天,好像是被子规啼破了似的。这一句写出了早起之景、临别之时第、归去之思和离别之情。乍看上去,出语自然;细细吟味,含意无穷。第二句写词人乘着华丽的官船将要出发,虽为写实,但实中带虚,所谓“晓载笙歌”者,乃是以“笙歌”兼指吹奏笙歌的乐妓,用语甚美,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尤为入妙。画船在清澈的江中从容而行,只见两岸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烟雨,笼罩万家。这完全是画境,同时也是诗境,读之令人陶醉。
过片二句写别情。佳人,谓画船中乐妓。这里不仅补足“笙歌”一词之意,而且进一步发抒离思。一位清正的地方官将要离任了,佳人也无法挽留,与词人相对而泣,滚滚热泪,湿透罗衣。这里让佳人把惜别的泪水倾泻出来,虽不够含蓄,但热烈真诚。
结尾二句,系预想别后情景,对不可能继续通信表示耽心。“岭南无雁飞”,据陆佃《埤雅》云,雁飞不过衡阳,因南地极燠。广西岭南,故鸿雁更难飞到。此处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符合当地特点,显得十分妥贴。
此词妙选词炼字、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中的“破”字便是范例。子规、城楼、月,本是三个互不相干的概念,然着一“破”字,遂连成一体,形成浑一的境界。
流尽中原血,江山付女戎。枪沉函谷雨,旗折大河风。
失险三秦骇,开关万马通。兴亡谁吊古,催战误英雄。
花欢柳喜劝耕夫,綵帜如云拥轿前。万口一辞何以祝,福王坐处有青毡。
西北云高连睥睨。万里愁心,一抹遥山翠。谁向西风传恨字。
秋光鬯好人憔悴。
有酒盈尊须拌醉。感逝伤离,何况登临地。满目烟芜残照里。
青青不尽平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