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开堂构近城东,短桷疏楹太古风。郭内恍含丘野趣,宅边遥结桂林丛。
如藏邺架签休着,若仿玄经易可通。为报春来双白燕,依栖应许傍帘栊。
猜你喜欢
少游得谪(zhé),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gēng)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苑(yuàn)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yà),鸣珂(kē)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秦少游被贬官,曾经在梦中作词,词中说:“醉卧在古藤树荫下,了然不知南北。”(友人秦观)竟于元符庚辰年在光华亭中去世。崇宁甲胄年间,我来到宜州,途中路过衡阳。我看了秦观的遗迹,开始追和他的《千秋岁》一词。
还记得,在小园边的百花丛外,我们一同退朝。马儿飞驰,马头的玉饰敲击作响。宴会上,歌声像云,在羽扇旁萦绕,舞蹈像风,在丝带间回旋。急促的鼓声突然停歇,杯盘放得乱七八糟,我们仍相对欢笑。
就算挥洒泪水,我们又怎能再会?只得醉卧在如伞盖般的藤阴。友人离去了,唯有词空空地还在。朝中的美宴不复,我们四人的郊游的时光也不再。再感慨,愁绪如万顷波涛中的小珠,沉入深海。
参考资料:
1、潘伯鹰选注.黄庭坚诗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32
元符庚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藤州:州治在广西藤县。崇宁甲申: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
珂:马笼头的装饰。严鼓:急促的鼓声。
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虎观:汉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词的上片写朝为官时的欢乐。开头两句从退朝以后说起:“飞骑轧,鸣珂碎”,写出了他们退朝以后联骑奔驰的快意情状。“齐歌”两句写他们公余之暇的征歌逐舞,有动听的歌声,有婀娜的舞姿。他写这些,主要是表现他们得意时期的深契豪情。“严鼓断”两句里,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酒酣耳热之际,会纵谈国家大事,会谈诗论文,如果有他们的老师苏东坡座的话,气氛会更加活跃,一定是庄谐杂出,议论风起。可惜政治风云的突然变化,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章执政,元祐党人都被贬官,他和秦敦等人观连遭贬谪,不复相见。
词的下片写他对秦观的沉痛悼念。“洒泪谁能会”表明自己的哀苦心情没有人能够领会,其实他的哀苦心情是不难领会的,他是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秦观已死,坟有宿草,而他仍奔赴贬所途中,岂能久生!他追和秦词的次年亦即崇宁四年九月三十日,果然死宜州。“醉卧藤阴盖”,用的是秦观《好事近》词中的句子。由秦观的词,想到了秦观的死,他感叹“人已去”而“词空”,言外之意是对秦观之死,表示痛惜。“兔园”两句里,更强烈地表露出他的痛惜心情。“高宴”之所以“悄”,“英游”之所以“改”,是因为秦观已不人间。他赞赏秦观的学识与才华。秦观之死,对他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交谊深厚的朋友,秦观死的时候才五十一岁,是无情的政治风波吞没了他的生命。“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秦观的死,使他感慨百端。这是全词的警句,集中地表现出他的沉痛情绪。
这首追和秦观的《千秋岁》词,是非常老成的作品。感情深沉郁勃,上片的欢乐,与下片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从中抒发出悼念故人的深情,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波涛万顷珠沉海”和秦词末句“落红万点愁如海”相比,不相伯仲,比起孔毅甫和词末句“仙山杳杳空云海”,却又要劲健、形象得多。
草草复草草,送客燕京道。九月秋草黄,雁声何处催寒早。
寒风拂袖尘冥冥,夕阳返照劳劳亭。人生聚散风花瞥,官柳凋零不堪折。
梢子江头促去舟,蘖苦梅酸忍分别。忍分别,可柰何,且醉杯中之物歌浩歌。
后夜相思对明月,粤山万里高嵯峨。
无奈春来节物催,东君更遣玉花开。
寒轻才湿新池草,势密重飘静院梅。
麦陇润滋丰饼饵,秫田膏泽足醪醅。
疲民尽说丰年瑞,独恨千山阻雁回。
谁识千峰顶上幽,羚羊挂角没踪由。谈玄自折松为拂,遇困聊将石枕头。
寒谷花开多向日,空岩叶落始知秋。莫言与世相疏甚,此是山居道者流。
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空山霜满高烟平。
铅华沉照帐孤明。寒月微。寒风紧。愁心绝。愁泪尽。
情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中山仍古道,乐羊屹遗祠。祠前苍松柏,郁郁含芳滋。
下有千岁苓,上有千尺丝。邑人比甘棠,因以结遐思。
忆昔魏文侯,任贤如渴饥。盈盈箧中书,弃捐不复疑。
所以乐羊生,感君国士知。爱子乃天性,啜羹甘如饴。
用能辅霸功,声绩云霄驰。后来相遇难,狗兔多嘘嘻。
汉高称豁达,淮阴含酸悲。唐宗亦磊落,玄成终仆碑。
何如魏君臣,一心亘相期。鸿图迥赫奕,青史光陆离。
我来探古迹,聊以托陈词。霜风吹素襟,老鹤鸣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