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朵花开万国春,罗浮梅萼几枝新。最宜交映惟仙品,敢望相投拟故人。
运去六朝销粉丽,文回当代振丰神。倚门桃李知无限,沾洒思分雨露匀。
猜你喜欢
大雅开闳廓,斯文慰寂寥。神龟浮洛水,彩凤叶虞韶。
夫子当朝彦,英声起珥貂。气吞云梦泽,波荡广陵潮。
天柱钟灵峙,龙津跃绛霄。江山悬绣节,宇宙激冲飙。
道大群峰括,德高万象遥。登东连泰岱,直北指招摇。
礼乐清时器,文章上国标。燕台酬骏骨,沧海拾明瑶。
振网收孤鹗,调弓挟两雕。中奇誇射枣,累巧讶承蜩。
绳墨材无弃,模楷望孔昭。关西扬美范,岭外转徵轺。
奎壁章常灿,琳琅律正调。水开花菡萏,云护木兰苕。
日下擎仙掌,风前引洞箫。指挥穷马首,载籍倦牛腰。
理揭皇王秘,精探汉魏谣。温恭涵镒璞,挥洒裂鲛绡。
小子承私淑,宫墙首重翘。景星呈瑞觏,旭旭仰丸跳。
宝琬凌冰透,鸿垆点雪消。望洋羞空垒,聚沼喜环桥。
笼药期供味,谷嘤愿上乔。春风扇桃李,枳棘亦生条。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yáng)低面,含羞半敛(liǎn)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今天是四月十七,去年这个日子,正是与你离别的时候。忍住泪水假装着低下脸,含羞皱着眉头。
自别后我魂销肠断,如今只能在梦里与你相见。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边的月亮,又有谁知道呢?
本站。
佯低面:假装着低下脸。敛眉:皱眉头。敛:蹙。
这首词在《草堂诗余别集》中题作《闺情》,写女子追忆与情人的相别以及别后相思,抒发了闺中少女的相思之情。词句质朴率真,哀惋动人,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篇。上片忆与郎君相别。“四月十七,正式去年今日。”连用记载日期的二句,在整个词史上少见。似乎是脱口而出,有似乎是沉醉之中的惊呼。“正是”二字用得传神,表现出记忆之深,让人如闻其声。“别君时”非常直接地点明让这个少女如此痴迷的原因。原来是与郎君分别了,痴迷、沉醉于苦苦的相思忘了时间的飞逝,忘了四季的轮回,忘了身在何处。好像是在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别离已一年,相思也一年了。然而,这一年似快又慢,快是指别离太快,相聚太短,慢是蕴涵了无数煎熬,无数牵挂。“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佯”是掩饰,但不是故意做作,是基于感情的真挚。害怕郎君发现脸上的泪水,而牵挂、担心,而假装低头;“含羞”是别时有千言万语却有无从说起,欲说还休,难于启齿。这两句通过白描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送别时女子玲珑剔透的面部表情,细腻真实的心理活动。
下片抒别后眷念。“不知魂已断”,是过片。“魂断”即“魂销”,江淹《别赋》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紧扣上片“别君时”,承上;只好“空有梦相随”,启下,过渡自然,不留痕迹。“不知”故作糊涂,实指知,但比知更深更悲。知是当时,是如今,还是这一年,却又不知。事实上,三者已融于一起,无从分别,也无需分别。君去人不随,也不能随,只好梦相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这里的梦是凄苦的,是在无法选择的前提下,不得不选择聊以慰藉的方式,可见相思之深,相思之苦,相思之无奈。“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天边月”与首句“四月十七”在时间上相应。“无人知”即是不知,重复上文,加强凄苦。魂销梦断都无法派遣相思之苦,那就只有对月倾诉了,这是古人常用的寄托方式,没有人知道,但明月知道,不仅知,还理解,更会把这一切记住,作为见证。在少女的心目中,月竟成了她在人间的唯一知己,这是十分无奈的选择,更见其孤独,寂寞。况且明月的“知“,本是子虚乌有。寄托相思,相思却更浓,排遣相思,相思却更深。真是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少女受相思折磨,为相思煎熬,楚楚动人,愈发憔悴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流泪。
这首词也可以看成是男子的回忆。刘永济先生《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评道:“此二首(包括后一首《女冠子·昨夜夜半》)乃追念其宠姬之词。前首是回忆临别时情事,后首则梦中相见之情事也。明言‘四月十七’者,姬人被夺之日,不能忘也。”
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学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
国力在兵堪用少,虏情如鬼欲驱难。岂无一代奇男子,抱膝无言静处看。
离居才几日,兰叶春风生。门外即流水,片帆东下轻。
野处寡新友,良辰多远情。思君如草色,迢递向芜城。
咫尺书从江外来,红尘心与眼俱开。盐官扇子真无用,漫得犀牛入手来。
竦诮驰声牧九州,覈玄心事傲王侯。风情张日排巢父,霜气横秋拉许由。
腾笑务光何足比,献嘲涓子不能俦。北山逋客幽栖地,可是英灵许再游。
爱酒山翁倒接䍦,花间日日醉如泥。只今池馆风流在,不见拦街拍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