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田望不极,野水夕离离。落日诸山暮,归禽独树枝。
高吟宜野静,杖屦失秋悲。自觉尘机少,幽行步每迟。
猜你喜欢
古木萧疏地,苍黄日雾时。秋风吹锦水,可以荡人思。
远看飞云势,低吟组织诗。素心固如此,吾道竟何之。
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
春点烟红,露晞新绿,土膏渐香。散懒慵情性,寻幽选静,一筇烟雨,几处松篁。恨我求闲,已成迟暮,石浅泉甘难屡尝。犹堪去,向清风皓月,南涧东冈。如今雁断三湘。念酒伴、不来梅自芳。幸隐居药馆,孙登啸咏,从容云水,无负年光。且共山间,琴书朋旧,时饮无何游醉乡。归常是,趁前村桑柘,犹挂残阳。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替你送行时没有酒也没有钱,规劝你饮一杯武昌的菩萨泉。
低下头哪里泉水不能照见我?四方之地都如同这水中天。
本站。
四方:指各处;天下。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的开头一、二句“送行无酒亦无钱,何处低头不见我?”描写了诗人自己为王子立送行,因为囊中羞涩,无钱买酒。但是作者心中是否因此而内疚呢,当然不是。因为诗人苏轼是一个清静、淡泊之人,他以一种达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虽然是无酒无钱,但也毫不介意,酌一杯清甜的菩萨泉,以水代酒,照样可以见出真情。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劝尔一杯菩萨泉,四方同此水中天。”寓含禅意。《楞严经》说:“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作者由菩萨泉之名联想到水天之佛,由泉水映出自己的影子联想到“修习水观”,此处泉水可以照见“我”,别处的泉水不也是同样可以照见“我”吗。四方之水,如菩萨泉一样,水中映人,水中映天。末尾两句正是劝告人们“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进入禅悟之境。
烟尘扫荡将军令,正敕流行宣德音。公子只知歌既醉,夜深还被活生擒。
尺蠖知屈伸。
体道识穷达。
与君媾新欢。
托配于二仪。
充列于紫微。
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凤翼。
云雨散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