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芳原晴睇望,隐隐见荒林。鸟向青田去,云还碧涧阴。
猜你喜欢
愁於望处一时销,山亦霜前分外高。
枸杞一丛浑落尽,只残红乳似樱桃。
楼头凝眺倚晴晖,山势长看水附堤。燕子双双衔不遍,凤凰城里落花泥。
浮云飞尽碧空长,天末流风洒面凉。独倚危楼吟思远,南山秋色两苍苍。
皎(jiǎo)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chán)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píng)。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xiāo)光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月光照耀山林一片秋色,青翠山峦多么安谧幽静。
身居禅房感受万物变化,一人独坐不由打开窗门。
风响泉鸣夜声显得嘈杂,月下的寒露使夜光清冷。
向您忘机的人多多致意,尘世烦忧愧未清理干净。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3
2、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97-98
皎皎:洁白貌;清白貌。形容月光。微微:隐约,淡远,幽静的样子。
禅居:僧人居住修行的处所。指寺院。轩屏:窗户和门屏。
杂:一作“绝”。月露:月光下的露滴。宵光:夜光;月光。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忘机人,是赞美晖上人与世无争、忘却巧诈的高洁情怀。整:理。
晖上人的赠诗内容不明,从此诗意推测应是与秋夜禅坐有关。因此,这首回赠诗开头从山林的幽静写起。“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秋夜的山林禅院充满了幽寂的禅意。此诗中间两联写景咏物。颔联“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住在这僧房里感到了景色的变化和季令的推移,由于心绪无比烦乱,不禁打开门扇,独坐沉思幻想起来。这里点出了晖上人的禅悟境界。禅定使人心情平静,从而智慧现前。颈联“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描绘出一片清幽冷寂的境界,极具诗情画意,也颇具禅意。最后“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二句,感叹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忘却机心,饱受尘世烦扰,实在是无奈又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晖上人入景清明那种境界的追求。
此诗结构极其精巧。起承转合,自然从容。写景写人,浑融一体。陈子昂还有一首诗《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内容与此诗相关,可以互相参照。
句漏城中菡萏池,池边台榭半空基。
频年太守多新额,弃代思贤有旧碑。
四山缭绕郁孤亭,亭上风烟白昼冥。世乱英雄扶汉鼎,功成干羽在虞庭。
师兴渭上人归义,星陨营中地失灵。我欲渡泸追远略,却惭双鬓已星星。
叠巘悬崖藓迹斑,陡然孤峙雁门关。寄言海角南鸿少,何用云峰绝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