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盖山高亘南楚,剩产奇材少榛莽。
山人嗜酒而业樵,背负清樽手持斧。
丁丁伐木云之深,束薪欲担力不任。
且倾醽醁藉盘石,痛饮莫知西日沉。
白眼望天歌鼓腹,槲衣半染苔花绿。
颓然俯枕树根瞑,鼻息如雷撼岩谷。
起来却笑朱买臣,底用金柴缠其身。
堪羡刘伶行荷锸,生死无累全天真。
楩楠豫章等枯梗,惟取酕醄真乐境。
泛观世士多沉酣,误入牢笼犹未醒。
猜你喜欢
朝亦不采薪,暮亦不采薪。莲泾赊得沽酒家,入口滑辣香且醇。
一饮三百钱,再饮五十文。兴来连欲醉不得,一醉已判三千春。
狂歌还容木客和,大叫岂怕邻翁嗔。生来无田种秫米,乱后有地披荆榛。
山花野草插满笠,儿曹错□刍荛民。王质不饮酒,也是痴仙人。
烂柯山,在何许,一局残棋自今古。当垆主人休索钱,酒债寻常何足数。
醒来随处束薪归,却卖青钱送还汝。
东吴市中逢醉樵,铁冠欹侧发飘萧。
两肩矻矻何所负,青松一枝悬酒瓢。
自言华盖峰头住,足迹踏遍人间路。
学书学剑总不成,惟有饮酒得真趣。
管乐本是王霸才,松乔自有烟霞具。
手持昆岗白玉斧,曾向月里砍桂树。
月里仙人不我嗔,特令下饮洞庭春。
兴来一吸海水尽,却把珊瑚樵作薪。
醒时邂逅逢王质,石上看棋黄鹄立。
斧柯烂尽不成仙,不如一醉三千日。
于今老去名空在,处处题诗偿酒债。
淋漓醉墨落人间,夜夜风雷起光怪。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这首诗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艳丽工整,欲出宫体之篱,似启温李之风,张若虚的诗风上承齐梁,下开盛唐,在诗歌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家往往认为,是初唐四杰为盛唐诗歌的兴盛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实际上,张若虚也是功不可没的一员。这首拟闺怨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诗人首句点题,为戍守关塞,年轻的丈夫与妻子离别了。场景是凄清动人的,但作者仅仅是一笔带过,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他仅仅描绘了送别的尾声:妻子伫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三步一回头的丈夫,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这是送别的结束,却是全诗的开始。
离别之后,这位女主人公就陷入了漫长的苦思中,但也要强打精神来梳妆打扮。穿上了新衫,才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简单的梳妆后,她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生机盎然、花红柳绿。偶有燕子飞过,透过罗幕看看她。不知何时,有几只蜜蜂也打起了她那件“画衣”的主意。诗人在此著一生花妙笔,画衣上绣的花竟然能把蜜蜂引来,可见其逼真生动,又可见思妇对这画衣是如何的用心。这句将她百无聊赖却又想借此给心上人带来惊喜的心情彰显无疑。
春季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桃红李白,而女主人公的心绪却纷乱如麻。忽然从遥远的方向,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大约是《折柳》吧!于是她让自己沉醉在其中,让自己的心飞向遥远的边塞,飞到丈夫的身边。
上面四句借对外物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而下面笔锋一转,又转到了女主人公本人。她幻想着丈夫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来,于是盛装打扮,等待着遥远的离人。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该回来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夜渐渐深了,她进入了梦乡。但她却陷入了“惟梦闲人不梦君”的新的苦恼中。最后她醒了,重重的长叹一声,“唉——”在寂静的夜里,这一声长叹竟是回声重重。在重重的回声中,她无奈的再次把大门关上了。
作者多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来抒情。另外,这首诗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可称得起是别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绘心境,可句句写的都是心境。如果要将这首诗翻译成为意识流作品,那就韵味大减。好比将一个曲曲折折的迷宫拉直,明了易懂,但趣味却荡然无存了。
张若虚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仅仅流传下来两首。除了这首之外,还有一首就是广为流传的《春江花月夜》。余下的诗,都在漫长的岁月中散失了。
吾闻郦侯国,产菊千丈潭。采华食其叶,垂根渍芳甘。
遂令郦川氓,难老如彭聃。庭前有古井,秋霖发清涵。
慇勤东篱绿,覆此白玉奁。时能嚼新蕊,汲月散馀酣。
风微池色定,林静藕花香。深树归残鸟,青山敛夕阳。
同心嗟远道,久别隔他乡。世事今如此,何因共举觞。
往年六月蝉应到,每到闻时骨欲惊。
今日槐花还似发,却愁听尽更无声。
苍苍千仞,看大江东注。昼夜走蛟龙,喜金山、不随波去。
潮生潮落,不识几何年,京口驿,瓜洲渡。南北虚舟路。
风流苏子,暇日寻僧语。解带镇山门,谈笑间、禅床何处。
妙高台上,听水调歌头,月横江,风满树。搔首青天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