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药物枝梧病渐苏,门前野老笑相呼。
春深水暖多鱼婢,雨足年丰少麦奴。
小饮杯盘随事具,闲行巷陌倩人扶。
题诗非复羌村句,谁与丹青作画图。
猜你喜欢
四十余年食太仓,赐骸恩许返耕桑。
长丝出鬴蒪羹美,白雪翻匙稻饭香。
酒户知贫焚旧券,医翁怜病献新方。
春残睡足东窗下,闻道长安依旧忙。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diàn)深。欹(qī)枕覆鸳衾(qīn)。隔帘莺百啭(zhuàn),感君心。
脸上映出朝霞的点点金光,春色在眉间翠钿处徜徉。斜倚在凤凰枕畔,凝视锦被上的鸳鸯。帘外晓莺唱着幽婉的歌,似知我思君的一片情肠。
参考资料:
1、徐国良方红芹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5
2、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66
3、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3-64
4、柯宝成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24-25
5、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0-51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霞:指帐中的妆饰物灿烂生辉,光彩照人。一说指两颊妆色匀称,有光泽,若彩霞状。又说指额头之饰物,即额黄。细:清淡。古代女妆有浓淡二种。翠钿:唐宋女子的一种面饰,用绿色花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圆形贴在嘴边酒窝的地方。钿,即花钿,用极薄的金属、彩纸等剪成各种小花、小鸟、小鸭等形状的饰物。欹枕:斜靠在枕头上。欹,一作“倚”。鸳衾:绣有鸳鸯鸟图形的彩色锦被。帘:一作“俨”。百啭:形容声音宛转动听。啭,一作“转”。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词人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把相思之情写得非常含蓄,极尽深婉缠绵之风格。
起拍两句,写女主人公卧于金帐中的神情,通过对面部的刻画表现出来,看似平淡闲适。接着“倚枕”句笔锋暗转,写女主人公倚枕独眠,烘染感情,透出她的孤寂与思恋。“隔帘”二句,写闻莺而惜春,闻莺而思人,再次拉大反差,加重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悲哀。时已暮春,黄莺百啭,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怀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意。“感君心”三字,将相思之情点明。从“覆鸳衾”到“莺百啭”,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恐此期间,相思正苦。
此词前两句抒情不露痕迹,次两句若隐若现,末句直吐衷肠。全词除运用象征、触景生情的手法来表达深婉的相思之情外,还有直接剖白“感君”的心曲,但此“感君”之心依旧隐约,不可捉摸,达到一种欲露不露、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无限联想的空间。
侍郎如苍官,岁寒友梅竹。
步行以当车,瓢饮不如掬。
旧人存者少,灵光岿然独。
朝野推意新,州闾敬齿宿。
嗟余诗学浅,未敢窥耳环卜。
朱弦才一倡,白圭费三复。
共谈端平事,前局尚堪覆。
愿言介眉寿,江乡秫田熟。
嘉游成畴昔,企叹奄方今。金闺郁龙种,玉山宛鸾吟。
迟向深秋兴,摇荡先春心。足知襟带敞,遂及松桧阴。
大云峙霜萼,虚室函霄岑。缅彼鹤上客,所怀玉浆斟。
声息坠人间,羁绁逮幽林。无乃大还诀,犹为陆海沈。
宁含衣中珠,抚兹弦外琴。天问固难酬,孤心还自谌。
愿言云关闭,勿惊雪发侵。
早见高皇宇宙新,耄年犹作太平民。
虚名仅可欺横目,戆论曾经犯逆鳞。
原野暮云低欲雨,陂湖秋水浩无津。
萧条生计君无笑,一钵藜羹敌八珍。
陕城临大道,馆宇屹几鲜。候谒随芳语,铿词芬蜀笺。
从来镜目下,见尽道心前。自谓古诗量,异将新学偏。
戆人年六十,每月请三千。不敢等闲用,愿为长寿钱。
非关亦洁尔,将以救羸然。孤省痴皎皎,默吟写绵绵。
病书凭昼日,驿信寄宵鞭。疾诉将何谕,肆鳞今倒悬。
尘鲤见枯浪,土鬣思干泉。感感无绪荡,愁愁作□边。
贞元文祭酒,比谨学韦玄。满坐风无杂,当朝雅独全。
见知嘱徐孺,赏句类陶渊。一顾生鸿羽,再言将鹤翩。
宣扬隘车马,君子凑骈阗。曾是此同眷,至今应赐怜。
磨墨零落泪,楷字贡仁贤。
高谊如师果是稀,寺中扶策病翁归。
西风吹我肌生粟,便对西风解一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