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毡车轣辘送离鸾,雨泣萧郎路左看。带缚箜篌归去早,手提金缕出来难。
寄书红纸饶千幅,买路明珠用一箪。百计觅将方便在,勿辞良夜犯春寒。
猜你喜欢
几年无路望容辉,一笑尊前泪溅衣。惆怅不知今夕是,相怜中罢阿谁非。
传闻怨句吟千遍,试抱愁腰瘦几围。同出向来盟誓看,袖香浓蚀字依微。
破镜清光又一规,眼前人似旧人希。画图点染王嫱去,书籍飘零蔡琰归。
烟径宛然双碧树,月痕依旧半红扉。当年光景当年语,历历重寻露满衣。
香风吹至又吹还,一摺银屏万叠山。别院易耽千日闷,并房难耐半宵闲。
频看昨夜新圆镜,更赠婴年旧弄环。白昼未堪同笑在,隔窗贪听佩珊珊。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sēng)。
昨日邻家乞(qǐ)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本站。
兴味:兴趣、趣味。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这首诗所写的应该作者早年读书生活的真实情况,清苦,寂寞,还可能有孤独。为了前程,也许有兴趣或习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节禁用烟火。一到禁忌烟火的期限过了,马上去邻居那里讨来灯火,抓紧时间,在静静的夜里继续苦苦用功,发奋苦读。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读书的用功程度,我们虽然不推崇“兴味索然”,但是应该学习古人那种读书的毅力。
也曾海上,啖如瓜大枣。海上归来相公老。画堂深、满引明月清风,家山好、一笑尘生蓬岛。六年春易过,赢得清阴,到处持杯藉芳草。看明年此日,人在黄金台上,早整顿、乾坤事了。但细数斋年几人存,更宰相高年,几人能到。
冰雪天高独鹤飞,山中处士薜萝衣。岁寒清节凭谁共,折得梅花及早归。
石田新雨苔花碧,禾黍秋香百馀石。谁教酿作瓮头春,醉里看山了残帙。
读书何必问时清,纵有荒年莫废耕。鹿门精舍青山里,春去秋来无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