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木参差石径斜,日长无事似僧家。更怜地僻经过少,省得人行蹴落花。
猜你喜欢
梅萼暗传春信,菊枝尽傲霜威。风姿元与岁寒期。况是小春天气。翠实调羹未晚,秋香添寿多宜。高名北海旧蟠螭。未似东山雅意。
仙游渡颍(yǐng)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huì)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zhān)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sōng)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qīn)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xiá)青鸟,拂衣栖江濆(fén)。
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
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当初选择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
此地好风景,北面是马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溪水连通汝河,共享一轮明月,山峰与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云。
你这个人真有闲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你在山泉松风里就可发迹,笑看朝暮云飞雨落。
而我却更喜欢四处游玩,与青鸟为伴,栖息江湄。
参考资料:1、(唐)李白著;林东海编著.《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19页2、(唐)李白著;林东海编著.《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20页。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元君:指元丹丘。
苍生望:百姓所望。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晦迹:隐居匿迹。
“却顾”二句:即诗序所说“北倚马岭”,“南瞻鹿台”。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
汝海:指汝水流域。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清芬:喻美德。陆机《文赋》:“诵先人之清芬。”
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本文是李白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天游汝、洛时题写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一诗,诗前并有一《序》。元丹丘:唐道人,李白与之交厚。李前后写给元氏的诗文有十馀篇;从其内容看,似乎本诗文应写在与元氏初交之时。颍阳:《唐书·地理志》云,河南道洛州有颍阳县,载初元年(武则天,公元689年)析河南、伊阙、嵩阳置武林县,开元十五年更名颍阳,西北有大谷故关,倚箔山有钟乳。清人王琦评价此诗说:“诗意谓颍阳别业,固尽丘壑之美,而已之所好更在江湖,是以欲与青乌相狎而栖息江渍。”是得李白本诗之意。虽说李白本诗《序》中说:“白从之游,故有此作”,诗中也说到“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但他还是要“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溃”,还是要迎接风浪、云游四海,这一直是李白出川以来的心情。
瑶池谪降小真仙,只在人间二八年。长日沈沈缄秘绪,浮生草草厌尘缘。
一函遗蜕寒璚陨,五夜清魂颢气县。鸾鹤启途幢节拥,碧霄如洗月婵娟。
忆君远亦去,泉响堑每度。
一笑成真乐,此乐固难屡。
村闲桑柘秋,川阔牛羊暮。
归顾紫领巾,愧我方学圃。
吉人为善天所彰,效有迟速理则常。叶侯天骥少未骧,读书过眼下十行。
易如翻水成文章,学既日富名日昌。谓取富贵如探囊,当时馀子皆擅场,呼不成卢空绕床。
直气勇决何可当,买田筑室龙池阳。夜光穿屋万丈长,人言家有明珠双。
青衫归侍宴几傍,仿佛月中丹桂香。要看玉树争芬芳,击鲜不羡游诸郎。
大裘执玉郊圆苍,厖恩厚泽均四方。翁年九十鬓不霜,锡以命服闾里光。
门前贺客俱奔忙,手持牛酒填康庄。遂摘天语名公堂,不须灵寿扶徜徉。
高文戛玉鸣琳琅,省郎言语如君房。天公报德殊未央,传家奕叶寿且康。
王母昼着云锦裳,麻姑行酒倾琼浆。壶中日永醉玉觞,赤松黄石相扶将。
席门谁复顾寒儒,深愧频迂长者车。更为穆生时设醴,应怜冯子食无鱼。
诸生久被弦歌化,盛礼谁将简册书。从此邑人蒙劝奖,定知容驷有高闾。
已共红尘迹渐疏,画檐愁见燕归初。
无端有寄闲消息,肠断萧娘一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