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夏鱼苗生,纤纤满波内。一瓢数酌千,似有游泳态。
江头聚城市,买者动运载。归家放池中,看养情必耐。
每朝饲饭饘,至午投藻菜。长育日向深,洋洋可人爱。
其中有鳡鱼,恣意张巨喙。身长多气力,来往食同队。
但见鱼渐稀,将谓深潜晦。童子入水观,唯有鳡鱼在。
养鱼莫养鳡,湖池利俱废。用将莫用贪,边民生怨悔。
雄威肆吞噬,繁刑更苛碎。家家弃青苗,遥遥投北塞。
国计果何如,令人发长嘅。
猜你喜欢
虾蟆汝何物,形状无可取。舞舌掠青虫,怒目腹如鼓。
忽尔肆大奸,食月不肯吐。饱肠撑异物,广寒清虚府。
投剑上青冥,我怒且斩汝。夺取明月还,死骸投下土。
杲杲太阳出,当午爆为脯。制药能疗疳,功神小儿女。
更有目上酥,解使疮疡愈。其物固可憎,其用或如许。
却笑蚩蚩民,貌俗昧今古。在世一生长,酒食灌肠腑。
视物有不如,终身竟何补。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qiǎn)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lù),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wǎng)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三年间我的梦魂时时飞向吴中故园路。我送只传信的黄犬,随你返回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摆渡,切莫惊吓了鸥鸟白鹭。吴中四桥的河湾渡口,当年都是我常游的去处。
我曾像王维描绘《辋川图》那样,细细品味吴中暮春景物,也常常吟诵王右丞的诗句。定个还乡的归期天公已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本站。
黄耳:狗名。这里用此典表示希望常通音信。
《辋川图》:唐王维于蓝田清凉寺壁上曾画《辋川图》。小蛮:歌妓名。这里指苏轼侍妾朝云。
这是首送人之作,作于公元1092年(元祐七年)。此词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就伯固之“归”,抒说自己之“归计”。
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整首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衰,情真意切,其意境绝非柳永“针线闲拈伴伊坐”(《定风波》)之类小儿女语所可比拟。“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词人春衫,岂非“天定许”吗?全词写词人思念朝云,写法婉曲,含蓄深沉。
乡树湘云外,行辕楚塞东。
不辞淹拔萃,聊欲辨无同。
暝紫生寒岫,疏丹点暮枫。
登楼有归讯,为附北归鸿。
三十馀年事,千纷复万纭。战尘飞白羽,花事梦红云。
园契更为主,州符阅几君。池声送今古,犹似旧时闻。
美人如玉马如云,误却开元万乘君。不写班姬辞辇意,画师空说李将军。
灵格移鄈上,洪流圯故宫。事同沦泗鼎,时接堕天弓。
古木千章尽,层楼百尺空。地维疑遂绝,皇鉴岂终穷。
髣髴神光下,昭回治象通。雄才应有作,洒翰续秋风。
大河折南洲转北,突兀庄前走巨石。合抱之树竟安掷,四松拔根良可惜。
栖苴瘣木争狼籍,陵谷由来轻变革。县南村落得几户,明日城中卖老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