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亭亭寒菊,灼灼其英。芝兰和之,有美斯馨。松竹友之,盈于中庭。
静言对之,实获我情。
猜你喜欢
明月鉴之,如玉之屑。严霜厉之,如冰斯洁。静言对之,君子之节。
菊之华兮,皓衣黄裳。菊之色兮,金玉其相。静言晤兮,曷能其忘。
北风号林,万卉具凋。幽香玉秀,静正不恌。我思古人,中心迢迢。
迢迢我思,远莫致之。三闾餐英,宏放厥词。卜居之什,其心孔悲。
柴桑三径,作德是宜。允矣君子,百世之师。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xiāo)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jiāng)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jīn),相对忘贫。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参考资料:
1、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第74页
2、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争教:怎教。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欢乐。
蓝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溪上,传说此处有仙窟,为裴航遇仙女云英处。此处用这一典故是表明自己的“蓝桥之遇”曾经有过,且不为难得。药成句:这里借用此典说,纵有不死之灵药,但却难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去。意思是纵有深情却难以相见。
饮牛津:这里是借指与恋人相会的地方。
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
用典很讲究,也很完美。连用典而显不生涩,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这两个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冲突,还有互相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是难得的。我一向主张,诗词要么就少用典,没那功力别急着显摆,要用就用到大音若稀,大象无形的境界,干干脆脆融汇贯通。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容若乃权相之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野寺荒台饯客游,江湖城郭暂消忧。危檐独趁翩翩燕,细浦双行宛宛鸥。
人世举杯俱胜迹,风林长夏有清秋。情来不用重翘首,西北浮云是帝州。
人生任天机,至理靡不通。静观群动息,冰雪澄其胸。
读书观大略,精力穿苍穹。久之神悟澈,运用嘻无穷。
玉溪学獭祭,彭城工雕龙。挦扯章句间,毋乃愧称雄。
君负奇特才,矫若挺长松。弱龄破万卷,谈笑座生风。
摇笔起山岳,突兀撑晴空。业邃勤自韬,随意图其踪。
有画不必展,有书姑弗攻。卷石可徙倚,草色方青葱。
顺时适至性,怀抱方惺忪。仿佛王逸少,啸傲会稽东。
又如诸葛子,抱膝吟隆中。或方黄叔度,或拟郭林宗。
我独摅臆断,纯仁忠彦同。会心不在远,相对双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