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猜你喜欢
青阳初告谢,南陆肇朱明。巢起将雏燕,林娇唤友莺。
葵榴将吐艳,荷芰各敷荣。窗草皆书带,芊绵绕砌生。
云林之子骨已尘,九龙山人亦复往。今日沧浪有澹仙,篆籀独追秦汉上。
结亭正傍小金峰,素璧虚白四座空。醉挥垩帚扫万玉,烟梢叶叶含清风。
清风翛翛石床冷,梦入壶天吹不醒。兴来吟断碧池秋,身上潇湘水云境。
红尘不受暑不侵,箨龙满壑幽且深。墨华尽带科斗迹,翠袖疑传环佩音。
亭中有书兼有画,牙签如鳞插高架。业成射策谒九重,一日四海闻声价。
铁冠执法宝殿东,衣绣更骑青海骢。霜台默坐对古柏,岁寒标格将无同。
澹仙为我同年友,十载论交托诗酒。我欲从之访此君,因风问讯平安否。
鹤乳难论胎卵,蛙鸣莫辨官私。星拱北辰应忏斗,电笑东皇也费辞。
簸扬安用箕。
郑国
一枝寒艳照窗明。仙梦冷瑶京。清尊夜雪,笼香纸帐,叠鼓春城。
屏山写得疏疏影,愁思接丹青。零陵旧事,梅潭素萼,水面轻盈。
玉帛资王会,郊丘叶圣情。重广开环堵,至道轶金籝.
盘薄依厚地,遥裔腾太清。方悦升中礼,足以慰馀生。
满天风雪下,怜汝独行人。旅食嗟何晚,寒衣薄过春。
他乡言语拙,失路性情真。今古悲游子,谁为激入秦。
高楼有独妇,白昼弹空桑。
门前谁下马?不是五楼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