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斑斑残雪啮苔根,寒透罗帏第几层。最是不胜清怨处,玉人和月立黄昏。
猜你喜欢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qián)坤万里春。
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
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参考资料:
1、袁行霈主编;许渊冲英译.新编千家诗汉英对照本:中华书局,2000:190
2、袁行霈编;许渊冲英译;徐放,韩珊今译.新编千家诗:中华书局,2006:168
著:放进,置入。此身:指白梅。混:混杂。芳尘:香尘。
清香发:指梅花开放,香气传播。乾坤:天地。
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冰雪林中著此身”,就色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白”也;就品性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坚忍耐寒也,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树比作自己。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夭桃秾李,花中之艳,香则香矣,可惜争春太苦,未能一尘不染。“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混芳尘”,是说把芳香与尘垢混同,即“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不能为皎皎之操。”相形之下,梅花则能迥异流俗,所以“清香”二字,只能属梅,而桃李无份。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也许只是诗人在灯下画了一枝墨梅而已。而诗句却造成这样的意向:忽然在一夜之中,全世界的白梅齐放,清香四溢,玉宇澄清。这首诗给人以品高兼志大,绝俗而又入世的矛盾统一的感觉,这又正是王冕人格的写照。
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本文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趣和品格。
广文更直太常斋,咫尺无从尺素怀。
不及清风得随意,夜深容易过天街。
雪旨邀冬住,寒花称谪人。抗怀将落月,委美在山榛。
奇服自招妒,长眉不数螓。先春芳色死,江畔问灵均。
高卧深山抱玉书,商歌一曲意何如。只愁四海云罗密,又出人间护汉储。
一令衔枚昼不哗,一声传箭满风沙。帐中辩士秦犀首,门下材官汉虎牙。
系肘讵嫌金印重,开颜新贮玉楼斜。劝君须惜河山誓,不灭胡虏不作家。
箦中尸忽为秦相,跨下人俄拜楚王。
老退已成大父笑,行嘲一任少年郎。
江山秀气表吾人,辇下开轩得趣新。不拟旧游离几席,常令每况隔埃尘。
客来谈笑无非楚,纸上文章近过秦。分我一枝频见约,乘槎行欲问通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