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猎屐街头百尺泉,疾雷又送雨绵绵。千村云雾迷山谷,万顷烟波泻锦川。
绿树风高头拂地,碧荷浪涌背朝天。良苗快睹乘时发,何必长空下玉钱。
猜你喜欢
嗔郎狡,万愿有穷期,惑郎情不饱。
王乔吹笙去,列子御风还。至人绝华念,出入有无间。
千载但闻名,不见冰玉颜。长啸空宇碧,何许蓬莱山。
山高月小赤壁游,梦中道士鹤掠舟。
当时此鹤是君否,犹爱山月悬高秋。
夜深万籁寂不嚣,金波行空烂将流。
划然一啸拍栏玉,宇宙万物皆浮沤。
夕阳楼外落花飞。晴空碧四垂。去帆回首已天涯。孤烟卷翠微。楼上客,鬓成丝。归来未有期。断魂不忍下危梯。桐阴月影移。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yīn)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guō)!
岁月蹉跎于人间,但烟霞美景却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
因为爱这番烟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来欣赏这美景了。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竹林寺:在庐山仙人洞旁。殷勤:亲切的情意。过:访问。
隐士多为思想家,从朱放的诗句里读者可以领悟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受。《题竹林寺》中有着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难料的伤怀。
竹林寺依旧有美丽的烟霞景观,但是岁月消磨人难免会有改变。美丽的依然美丽但欣赏的人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遗憾,而这遗憾是人力难以抗拒的。所以诗里用到了“促”这个字。因为这岁月的催促,诗人难以预料自己还有多少机会能来欣赏美丽的风景,所以用到了“更”这个字。前后的呼应用在这里很恰当,既加深了感情的表达力度又使全诗有了整体的美感,很紧凑不拖沓。可以说此诗的最长处不是对竹林寺烟霞的描绘,而是这种对感情的描绘方法。所谓的文章前后的一致性,其实就是这种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这样编辑文字的好处就是主题明确,言简意赅。当然这是一种逻辑应用,要真正做到还需对素材很好的运用。绝对不是前面有几个词在文章最后依然用几个词就行的,《题竹林寺》可以说是一个范例,读者多琢磨一下就会体味了。
道屈时危且茹藜,不妨去鲁尽迟迟。
一轩容膝分蓝宇,十里携筇闯麦岐。
杜老皓头真可惜,陶潜知命更奚疑。
干戈淮上无消息,愁绝南山独步时。
林甫滔天圣不知,三郎深恨识卿迟。尘中妃子春罗袜,钱上开元指甲眉。
七夕殿中祈巧夜,三秋原上摘瓜时。长天忽见飞来雁,垂泪空吟李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