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落木满天涯,孤帆逐暮霞。凄凉舟一叶,曲折路三叉。
树影随波动,山光隔岸遮。篷窗凝望处,寒雁落平沙。
猜你喜欢
日暮柁楼望,怆然百感生。愁心如水长,病骨与秋争。
瘦蝶栖难稳,寒鱼夜有声。邮亭镫火暗,数遍短长更。
派别从金口,江行过玉沙。风湾迂八叠,烟渚会三叉。
柳老馀春色,尊空负月华。端如退之语,江远共蒹葭。
临风兴叹落花频(pín),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dié)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kān)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频频叹息花被狂风吹落太多,芳香渐消失又要过一个春天。
应是价格太高人们不敢询问,又因香气太浓蝴蝶难以亲近。
只有皇宫才配生长这种鲜花,哪能忍受让它沾染路上灰尘。
等到把花移植到皇宫上林苑,王孙贵族才为没有买而遗恨。
参考资料:
1、作品译文内容由朝阳山人提供.
频:频频不断。潜消:暗暗地消失。
缘:因为。
红英:鲜花。称:配,够格。
上林苑:秦旧苑,汉武帝扩建,周围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苑中养禽兽,供皇帝春秋打猎。此指唐代宫苑。王孙: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这首诗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其反映的内容和心绪来推测,当属女诗人鱼玄机后期作品。这首诗以残败的牡丹花自况。没有人赏识她高贵美丽。“卖”字极为伤感,主动兜售都无人问津,一腔忿限倾泄而出,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此诗首联一二句,写牡丹花无人注意,暗暗凋零。此联是总提,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以下皆由此生发开去,一步步引向深人。“临风”句写诗人站在狂风之中,看着纷纷而落的牡丹花,连连叹息。“落花”点明题中“残”字。“风”道出了牡丹致残的原因,说明牡丹并非自然意义上的衰败,而是被无情的狂风吹残。为全诗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而一“叹”字就明写诗人心情,饱含无限感慨,也是全诗感情字眼。“频”字既可看作落花之多,又可看作诗人感慨叹息之频。
颔联三四句,写牡丹花高贵,无人敢问,花香太浓,蝴蝶都难以亲近。这两句前人认为有寄托。语句对偶。
颈联五六句,写牡丹花应该生长在皇宫里,而不应该生长在路旁被糟蹋。语句对偶。
尾联七八句,写等到牡丹花移植到帝王园林,那些富贵子弟将后悔不堪。其实这只是诗人的美好愿望而已。
这首诗中感怀了自己向上不能高攀,因清高不被赏识;向下不能低就,因才高不被接纳;最终只能落得独自终老的际遇。然而这却不是鱼玄机一人的命运。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始终如同商品,靠提升自己的卖相供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男性世界消费,才能保证自己最最终有一个好的归宿。千百年来这一直是女性存在的模式。此诗的思想意义就在于作者把这种模式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乱后还家如旅泊,愁中贳酒喜人过。
每吟栗里停云句,不作南山种豆歌。
故宅东风归燕静,孤村夜雨落花多。
白头却忆观光日,曾赋神明与馺娑。
冠绂承恩下赤墀,凤池人赠凤凰枝。南都昼永文书简,展玩时吟卫武诗。
炎汉运未终,蜀井火再红。何人续东汉,大耳隆准翁。
刘璋本昏聩,况坐山之穷。孔明溯流上,不曾折一弓。
巴州有老将,初不臣枭雄。守陴誓不降,斫头继曼公。
桓侯一兵子,而有国士风。长跪以请曰:‘将军勿矇矇。
刘主非汉贼,取蜀岂江东。得蜀可延汉,失汉总愚忠’。
将军起用命,佐蜀见奇功。至今城东涧,一桥尚如虹。
兀兀一无为,冥冥百不知。
倦多惟嗜睡,食晚遂忘饥。
开卷浑如梦,逢人不省谁。
何须觅知识,木石即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