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入堂值小妇,出门逢故夫。含辞未及吐,绞袖且踟蹰。
摇兹扇似月,掩此泪如珠。今怀固无已,故情今有馀。
猜你喜欢
村边高岭岭头路,亲戚送我远郊去。四山风雨春冥冥,今夜断魂宿何处?
野棠花发柳含烟,又是清明寒食天。一闭元庐无晓日,坟头新草自年年。
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
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
茆山看过又天平,个个芙蓉插眼青。雨骨云臕无不好,为谁边画得真成。
摘山胜煮海,财货所源流。
建焙甲天下,赋入十倍收。
国计颇赖之,贡输何时休。
择人为提领,得贤从宛丘。
文章脱吏腕,风味登瀛洲。
佐职亦已久,再见春草抽。
郊原富枪旗,岁事日以修。
抚民端若子,疾恶信如仇。
驱车向凤山,父老观道周。
青春行画图,佳处时一留。
风前耳潺湲,雨后目纖柔。
酒酣已胜赏,珠唾挥钓钩。
咨予素么麽,受恩犹未酬。
铭心虽甚坚,抚己徒怀羞。
平生困坎壈,暮年尚依刘。
投公一纸书,远寄粤王州。
书传得妙帖,想像寒食游。
终防好事人,豪夺或巧偷。
少年绿鬓任清芬,文藻风流更不群。醉后兰心成缱绻,分来香气太氤氲。
车留潘令怀中果,身是高唐梦里云。玉树风前吾欲倚,转教无地不思君。
骚雅论今代,中原几并驱。捧心愁屈宋,抵掌失杨卢。
一一风棱整,森森法象殊。雕笼掣孔翠,玉勒喷神驹。
荡涤开溟浸,阴阳运巨炉。先锋争辟易,历块不崎岖。
歘自西曹奋,终为俊国模。徐公骖邺乘,季子骋吴都。
岂谓万人敌,还将二妙俱。大庭羞绛灌,厚禄笑侏儒。
白璧交游冷,黄金气色孤。一麾分楚越,双涕渺江湖。
赤县连烽火,沧波挟舳舻。秦庭何处哭,汉槛待谁呼。
得丧皆行旅,朋知到友于。绨袍寒借问,涸辙困相濡。
物论应吾辈,山姿讵世途。君宁忘鼎轴,我渐老屠沽。
河水嵎夷徙,浮云芒砀徂。离筵即此地,后会恐榛芜。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juàn)樱桃花。
鸣鸠(jiū)乳燕春欲晚,杖藜(lí)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chè)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yáng)雨幸无愆(qiān),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fú)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石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似小竹,开红白或杂色小花,供观赏。游丝:春天在空中飘动的由蜘蛛等所吐的细丝。俗称“天丝。”罥:挂。
乳燕:雏燕。一说正在哺育雏燕的母燕。
龟坼:田地干裂。滋:长。
穷巷:陋巷。
旸:日出,晴。愆:差错。三农:指平地、山地、泽地的农民。一说指春、夏、秋三个农时。晏食:安食。无旱无涝,故安。
土亢:土地干燥坚硬。
莩:麻的种子。藜:一种草,嫩叶可食。荆、益:荆州和益州。在今西湖、四川一带。方用兵:正在打仗。
此诗作于顺治十四年(1657),这一年自春至夏,北方三月不雨,此诗即咏写此事。
首两联交代背景,描写“春欲晚”的时节的农村风光,并由杖藜老农话农事引入下层。三四两联借田家父老之口描述农村干旱情景。旱情的严重,田家父老的忧虑凸现无遗。下面四联写诗人内心的触动及深深叹息。诗人既为农民在贫瘠的土地上岁岁劳作的悲苦命运而感叹,更为官府的剥削压榨,使农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和损害的现象愤懑不已,揭示出农民辛勤劳动反而日益贫困的真正原因并非只是天灾所致,而在于统治者的残酷盘剥,笔锋直指封建统治者及不合理的制度。尾两联又回到眼前现状的描写:土地干旱无法耕种,人们只能用野果野菜充饥,而清兵又要从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向云南发兵进攻,人们在遭受灾荒的侵害、官府剥削压榨的同时,还要蒙受战乱的痛苦。
此诗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和生活处境寄予了深深的关切同情,对腐败统治阶级及不合理的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极富战斗性和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