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画不自知,忽忘笔在手。庖丁及轮扁,还识此意否?
猜你喜欢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yáo)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qiǎn)使问平安,几时鸾(luán)辂(lù)还?
江南江北漫天飞雪,遥知那北地正是地冻天寒。远望阴云密布的边境三关,山外有山令人忧愤肠断。
即便是天能老去海能掀翻,要消除这亡国的愤恨千难万难。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
参考资料:
1、杨恩成.宋词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02:370-371页
2、王筱芸.注音注解今释插图宋词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2.08:370页
江南江北:长江南北,这里泛指下雪的地方。易水:水名,源出河北易县,此指沦陷区。同云:即彤云,下雪前的阴云。三关: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柴荣征辽,收复益津关、淤口关、瓦桥关等。这。三关”均在今河北境易水一带。后都为金所占,是北伐必经之地。
遣使报平安:宋高宗不希望二帝还朝,但为掩人耳目,于建炎三年(1129)、绍兴二年(1132)和绍兴四年(1134)多次分别派洪皓、潘致尧、章谊等人为大金通问使、军前通问使、金国通问使,频频探问徽、钦二帝,以逃避人民的指责。当词人写此词时,徽宗已被囚死。鸾辂:天子乘坐的车,这里借代指徽、钦二帝和帝后。
上阙写景,起句“江南江北雪漫漫”气势壮阔,为全词创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氛围。“遥知易水寒”紧承起句,“遥”字表达了词人与帝后相隔遥远,但是因为心中牵挂,所以能够知道他们在远方被幽禁的痛苦,这种痛苦应该不止是肉体上的寒冷,还有精神上的折磨。“易水”源出河北,词人一方面借此点出北方国土的沦陷,一方面又取荆轲之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句意,增添悲愤之感。“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是词人看到的景象,在这里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情感。
下阕抒情,“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表达了词人对金人的痛恨之情。“天可老”化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海能翻”化用了汉乐府《上邪》中“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诗意。词人用这些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来说明让自己忘却国耻家仇的不可能。即便是“天可老,海能翻”这些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也不能消除对金人的仇恨,以极夸张的比譬反衬自己的创巨痛深。“频闻潜使问平安”,明明是天翻地覆亦难消除的深仇大恨,朝廷所作的竟然只是遣使问候这样轻飘飘的表面文章,两相对照,令词人黯然神伤,悲愤莫名。“几时鸾辂还”,以问作结,表现词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全词写的虽然是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而是曲折深婉,层层推进,于沉郁压抑之中凌空设譬、突兀而起,复又归于深长的叹息与无尽的忧思。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开轩葵藿种丛丛,因示儿孙一念忠。叶浥露时垂绝碧,朵迎阳处吐真红。
闲情曲曲阑干外,清玩频频指顾中。天性由来厌桃李,老怀忻见此花同。
蜀江苦被蜀山束,奔流斗入山之腹。滟滪堆前势更横,百万轰雷走深谷。
浪花喷薄夔门开,急溜倒射盘涡回。两崖巀嶪一千丈,天光不到阴风来。
阴风吼处舟如簸,左转右旋飞箭过。狰狞怪石嵌空悬,欲落不落鬼胆破。
何人凿壁缘縆上,铁锁销沉东去浪。荒唐争说孟良梯,不为公孙一悲怆。
公孙霸业今何有,逆滩疑挟白龙走。赤甲山高失险巇,封箱更为谁扃守。
忽惊黑石江心立,百呼狂叫飞桡急。一瞥安流下带溪,回头尚听哀猿泣。
山云无定期,水月有真遇。叔度虽云贤,来时柰何暮。
今辰复何辰,送别江口渡。俄然发棹歌,惊起沙上鹭。
名儒为席珍,猾吏乃民蠹。百里勿谓卑,从兹启贤路。
一三五七变而通,端月骎骎气已中。花胜菜羹新节物,柳条桃萼旧春风。
诗成杜老曾悲雪,文就韩公向讳穷。我有乡名实不足,已将贫富任空濛。
火云烁尽天幕腥,水光弄碧凉无声。
荷华千柄拂烟际,杰然秀干骈双英。
天敕少昊偏滋荣,宵零仙露饶金茎。
袅袅飘风起天末,绿华珰来琤琤。
觥觞式宴资击赏,何人掞藻飞笔精。
越国亭亭八百里,木兰泛咏称明媚。
争如锦水派繁江,孤根擢翠葩分腻。
紫清合曜流霞晖,楚台无梦朝云飞。
韩虢佳人新侍宠,温泉宫里赐霞衣。
赫赫曦阳在东井,珍房萃作皇家庆。
流火初晨复毓灵,连璧更疑唐杰盛。
眇观熙政接元和,嘉穀重荣田野歌。
高宗昔庆刘仁表,五色卿云世甚少。
我今取喻进德流,优哉祥莲出池沼。
草莱泥滓俱弃捐,致君事业殊商皓。
归作臯夔稷卨臣,同心一德翊华动。
羞将铁砚磨,万事总谈何。
断酒除狂兴,看书起睡魔。
霜林秋色惨,山馆雨声多。
安得乘渔艇,空江挂绿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