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体平心待和味。庶羞百品多为贵。或鼎或鼒宣九沸。
楚桂胡盐芼芳卉。加笾列俎雕且蔚。
猜你喜欢
农用八政食为元。播时百谷民所天。禘尝郊社尽洁虔。
燕飨馈食礼节宣。九功惟序登颂弦。
明朝驿(yì)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táo)。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
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
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9-231
驿:驿馆。
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
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
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看来大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
可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情急起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长沙送我枉君辞,怀玉逢君动我诗。
不是固违良友戒,舍渠宁慰远游悲。
雁来海角平安讯,春到湖边南北枝。
傥忆平生故人否,衡门之下有栖迟。
重九登高日,同人到岘山。堂堂怀逸老,红树白云閒。
云中子,是苏公,听予休要头*松。顶华阳,巾九峰。当行化,代山侗。云游西北访崆峒。阐善缘,立教风。
玉鱼小指长,买佩及青阳。寄书衣带里,流水袖中央。
皓鬣迷涛雪,银鳞砌夜光。腾空会有日,烟雾起罗裳。
鸣桡昼下白马渡,仆夫指我桃花源。洞门八里步窈窕,不与尘世通朝昏。
乔松方竹递根裔,野鼠窃返神丹魂。念昔之官蹈滇海,吊古一再停驺轩。
石桥药鼎足恍惚,黄冠俗态难为言。只今星纪动七阅,碌碌已四经丘樊。
云林未便太幽秘,避地尽道神仙村。漏疏稍辩汉图籍,局促真觉秦乾坤。
先王固有不治地,遗顽无亦商忠惇。提封圣代迈千古,薄海内外车书尊。
紫芝逸老服陇亩,红桃不放桑麻原。閒人岂复问津到,破屋屡见逃租奔。
轮蹄终岁峻坂滑,予亦晚傍风亭餐。寄怀何必尽真迹,画舸欲缆江凫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