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遒。
猜你喜欢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
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参考资料:
1、毓明笠.中学生古典诗词赏读金典.北京市: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年:14页.
2、师纶选.历代咏史诗五百首.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4页.
3、余建忠.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2页.
作:劳动。息:休息。
帝力句:一说为”帝何德与我哉“。帝力:尧帝的力量。何有:有什么(影响)。如果是”何德“,那就是有什么(恩惠)。
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首歌谣的最后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力”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帝王的力量”,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而君王对此并没有什么作用,歌者反问: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当然,如此闲适安康的生活,并不是真的与帝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此也有评论云:“能使民安其作息、饮食即帝力也。得末句翻空一宕,调便流逸。”另一种解释是把“帝力”解释为“天帝的力量”,从而突出了此歌谣反对“天命论”的色彩,歌者感叹:老天爷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不管持哪一种解释,这首民歌的主题都是赞颂劳动,藐视“帝力”。
《击壤歌》也许是中国歌曲之祖。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短剑悲秦侠,高歌忆楚狂。
酒醒愁袬袬,香冷梦伥伥。
屋老垣衣茂,池深石发长。
地炉须早计,衰病怯新霜。
掩室昔宴居,冥心遗万化。
菡萏本无染,纷华共高谢。
夜禅杉月落,晨斋庭鸟下。
栋间云气浮,地面秋香诧。
演法辞故栖,幽踪贲寒野。
蜡屐此同游,愿结宗雷社。
衣冠谒圣想前时,入学手携芹碧滋。人物维新变世事,江山依旧换旌旗。
老当气壮冲星剑,谁敢心倾向日葵。何幸耆英国难后,重游泮水快题词。
仙隐深深竹径中,杖藜还许我相从。
君能惜取清阴在,斤斧须令赦箨龙。
挟册厌时嚣,蹑屩辞故林。岩栖延孙啸,壤室鸣卜琴。
流霞润清缃,飞溜助高吟。兰衷托隆古,萝尚谢兹今。
頫仰千秋士,庶协丘中心。芊眠屯崖雾,羃历出岫霖。
窃用返招隐,冀子惠好音。毋令三径合,言乖二仲寻。
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四无人、舻声自语。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何处系船,暮涛涨浦。
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尽乘流、兴来便去。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敧枕梦寒,又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