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祭壶今息鼓,董案或开帷。聊举青龙阵,正取绛宫时。
犒兵随后拒,軷祭逐前师。军门初露节,步陈始分旗。
猜你喜欢
唐游薄汾水,周载集瑶池。岂若钦明后,回鸾鹫岭岐。
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以兹慧日照,复见法雨垂。
万邦跻仁寿,兆庶涤尘羁。望云虽可识,日用岂能知。
鸿名冠子姒,德泽迈轩羲。班班仁兽集,匹匹翔凤仪。
善游兹胜地,兹岳信灵奇。嘉木互纷札,层峰郁蔽亏。
丹藤绕垂干,绿竹荫清池。舒华匝长阪,好鸟鸣乔枝。
霏霏庆云动,靡靡祥风吹。谷虚流凤管,野绿映丹麾。
帷宫设廛外,帐殿临郊垂。俯同南风作,斯文良在斯。
伊臣限监国,即事阻陪随。顾惟实庸菲,冲薄竟奚施。
至理从兴羡,终然类管窥。上圣良善诱,下愚惭不移。
校尉开疏勒,将军定月支。南通新息柱,北届武阳碑。
豫游戏马馆,教战昆明池。银塘泻清渭,铜沟引直漪。
常从良家子,命中幽并儿。金鞍饰紫佩,玉燕帖青骊。
车书今已共,愿奏云亭仪。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yuán)啸(xiào)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
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
谷鸟天晴时不停地鸣叫,江岸之猿却向晚而哀号。
我一生从不流泪,现在却泣涕不止。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62
楚水:指汉水汇入之后的一段长江水。将:与。
谷鸟:山间或或水间的鸟。
首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若空,极言楚水之澄澈。李白另有“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玉壶美酒清若空”(《前有一樽酒行》),亦是此意。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将往之处。
颔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此点题,又由对方将往之处回到眼前分别之处。千里之别原是悲哀的,此处不言“悲”而言“兴”,并用“一杯”与“千里”相对,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何的情绪。这两句与初唐庾抱“悲生万里外,恨起一杯中”(《别蔡参军》)、盛唐高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语略同而味各异,庾抱句沉,高适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谓貌似而神异也。不可以蹈袭论,亦不可以优劣评,盖诗人运思或偶然相似而终不能不乖异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这浅浅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义丝毫不轻,下肚的不仅是酒,还有对有人浓浓的友情。李白的诗句将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堪称味外有味,颇耐咀嚼。
颈联“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上句点出了送别时的天气。天气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美景却衬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这样更能感动读者。下句写江猿的啸声。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首、颔两联,先由近及远,复由远及近,均大开大阖。颈联则写眼前景,由“晴日”到“晚风”,用景象变换暗示时间推移,也是大开大阖。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此即所谓言在意外。上句写乐景,与颔联“兴”字相呼应。下句写哀景,以引发尾联的抒情。
尾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真情爆发,陡起陡落,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余地。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颈联中“鸟吟”与“猿啸”,似已含有宋氏仕途显达而老境悲凉的隐喻。诗人虽然年纪尚轻,毕竟也经历了一些人生坎坷,宋氏的遭遇或许引起他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感慨。
此诗艺术构思上有个重要特点就是跳跃性很大,从前三联的上下句之间的转折都能明显看出。而从诗歌的感情色调上看,前三联飘洒有势,基调豪迈;尾联顿折,其情悲怆,其调沉结。正是这种跳跃式的跌宕,使此诗具有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之妙。
翠华环四壁,绝胜隐巍宫。梵供青山响,钟声紫雾笼。
虎跑曹水畔,猿啸雨花丛。千里瞻依切,跻攀兴未穷。
跏趺依古树,偃息对峰阴。草屩莓苔湿,麻衣烟霭深。
猿啼知定性,叶落见禅心。明日随缘去,游踪何处寻。
又值金秋节,樨香处处闻。青天仍一片,明月可三分。
耿耿长开眼,绵绵欲断魂。今朝母难日,百感与谁论。
帷幄雍容拥万夫,雄襟英概汉臧吴。獠儿坐失重岩阻,战士争先九折驱。
去日旌旂填蜀道,归时笳鼓竟尧都。谬为门下登龙客,拟颂勤劳愧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