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
熏若春日气,皎如秋水光。可洗机巧心,可荡尘垢肠。
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觞。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
寅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身闲心无事,白日为我长。
我若未忘世,虽闲心亦忙。世若未忘我,虽退身难藏。
我今异于是,身世交相忘。
猜你喜欢
七年四月,予罢河南府,归履道第。庐舍自给,衣
储自充,无欲无营,或歌或舞,颓然自适,盖河洛
间一幸人也。遇兴发咏,偶成五章,各以首句命为
题目。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夸。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
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出府归吾庐,静然安且逸。更无客干谒,时有僧问疾。
家僮十馀人,枥马三四匹。慵发经旬卧,兴来连日出。
出游爱何处,嵩碧伊瑟瑟。况有清和天,正当疏散日。
身闲自为贵,何必居荣秩。心足即非贫,岂唯金满室。
吾观权势者,苦以身徇物。炙手外炎炎,履冰中栗栗。
朝饥口忘味,夕惕心忧失。但有富贵名,而无富贵实。
解印出公府,斗薮尘土衣。百吏放尔散,双鹤随我归。
归来履道宅,下马入柴扉。马嘶返旧枥,鹤舞还故池。
鸡犬何忻忻,邻里亦依依。年颜老去日,生计胜前时。
有帛御冬寒,有谷防岁饥。饱于东方朔,乐于荣启期。
人生且如此,此外吾不知。
四月池水满,龟游鱼跃出。吾亦爱吾池,池边开一室。
人鱼虽异族,其乐归于一。且与尔为徒,逍遥同过日。
尔无羡沧海,蒲藻可委质。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况吾与尔辈,本非蛟龙匹。假如云雨来,只是池中物。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láo)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wǎn)娩(miǎn)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春夜的庭院中,月儿正在当空。银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似优美的舞步。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发出阵阵幽香。
那轻风吹拂薄雾笼罩的春月,总是照着少年行乐的地方。不像秋天的月光照着孤独的远行人,更备感凄凉。
参考资料:
1、吕观仁.《东坡词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163
2、韩格平.《苏轼词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02
3、秋枫.《婉约词》.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67
4、萧枫.《唐诗宋词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318
5、王曙.《宋词的故事》.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71、73
春庭:春季的庭院。月午:指月亮升到天顶。阴历十五日半夜。摇荡香醪:指月光下花香如陈酿的酒香在飘溢。香醪,美酒佳酿。光欲舞:梅花晃动引得月光不定,如同梅花在舞蹈。半落:微微低垂。婉娩: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轻云薄雾:轻柔的云,薄薄的雾,喻月光柔美与梅花香飘。秋光:秋月。离人:离开家乡与亲人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上片写景。月下赏花,饮酒赋诗,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读者关心的是诗人举杯时所产生的感受和联想。苏轼此首写他把月光斟进自己的酒杯里,让读者与他一起分享美酒的芬芳和清光。这种感受是新奇的,大胆的,但又是合理的,自然的。开篇的“月午”,不是早已指明中天明月光正泻向杯中。而“摇荡”一词,正透露出诗人举杯相属的豪兴而使月光翩然起舞。诗人从寻常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寻常的诗意,于平易中见工夫,逸趣中显天才。月色是这样的皎洁明净,所照之处冷浸一片银色。聚星堂前的梅花也更显得璀灿晶莹,洗尽铅华见雪肌。诗人不禁离席,漫步于积水空明的回廊上。此时他始觉幽香袭来,柔顺清润,以至于物我两忘,陶醉在这优美安谧的境界之中。
下片发议论。过片由“半落梅花”而来,“欲落梅花更多情”,何况这梅花烟雾轻笼,有一种朦胧含浑之美。花前月下,自古以来“总是少年行乐处”,这少年是泛指,也是指赵德麟。诗人很赏识这位年轻的签判,称赞他“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他们平时诗歌唱和,此时又同饮花下,“齿发日向疏”的太守,也有与少年同游乐之意。最后以其夫人关于月色的议论作结,他认为这议论富有诗意。
在这首词中,他选取了月色、梅花,冷香,回廊,烟雾等,构成清幽恬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良辰美景的珍惜,使他的精神从政治得失中解脱出来,一念清净,旷达闲适,这表现了他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
恩沾长寿酒,归遗同心人。满酌共君醉,一杯千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