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
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
猜你喜欢
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
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这是一首送别词,主要是描叙元济之的离愁别绪的。词中没有写作者同元济之间的离愁别苦,这是本词和一般送别词的不同之处,也是它的主要特点。情调幽怨,相当动人。
起句写元济之的衰老。元济之倚枕而卧,显得有些衰老。接以“两鬓霜”三宇,则其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之状可知。“起听”句写其生活无聊。谓其有时起来,走到廊下,谛听檐溜的喧嚣声,以消磨时光,排遣心中的郁闷,可见其生活的寂寞与孤苦。“那边”二句写其对家乡的思念。欲写元济之思念家乡,先写家人思念元济之。这不仅使行文委婉曲折,更加重了元济之的思乡之情。啼粉,与啼妆同意,指薄拭眉下若啼之妆。而“玉筯消啼粉”,写其家人因相思而流泪,把啼粉都冲掉了。“这里”句,言元济之远游在外,日日思念家人,别肠如车轮旋转,无休无尽,则其思乡之甚可知。元济之如此思乡,很自然地就逗出了送别之意,从而点明了题旨。“诗酒”二句写元济之在外的生活。言其游历于山水之间,并和友人聚会饮酒,结社赋诗,徜徉于水云之乡,生活似乎极为潇洒飘逸,其实内心是很凄苦的,故接下去说“可堪醉墨几淋浪”。可堪,为不堪、哪堪之意。“醉墨淋浪”,化用欧阳修“新诗醉墨时一挥。别后寄我无辞远”,言其挥笔写诗作画,醉墨淋漓,其间着一“几”字,隐含机会不多之意。结尾二句承“醉墨”而发,借画发挥;言其“归家梦”和其所作图画一样,在画图中能把千里河山收入“寸许长”的画幅之中,而“归家梦”也能转瞬之间实现,从而表达出立即送其“归豫章”之意。在此,以画作比,语新意丰,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巨编藏古锦,风雅续遗音。
雷电欲下取,辟易不敢侵。
真趣谁领会,一如陶潜琴。
所言正而大,讵比郑声淫。
疑有造化炉,炼铁成黄金。
个是绝世宝,何必问西琛。
有时吟竹外,竹影弄清阴。
有时歌梅边,梅香散水沈。
所以形之句,毋乃得之心。
俗子敢再请,幸尔勿沈吟。
枯竹窗前雨未阑,离鸿声断夜生寒。哀蛩切切金炉烬,银烛凄凄玉漏残。
风树不休人不寐,池塘无梦恨无端。联床更作来生约,惭愧鹡鸰泪暗弹。
暮景,画里。东去水。北归人。关山到处愁痕。剩乱鸦枯树,送残日孤云。
风前驻马,变徵有声,谁唱惜余春。
浮生百年如过客,忘忧几度微醺。已素秋天气,况烟霭纷纷。
寥空望眼未展,往迹历劫休论。
薤露声初咽,梅花玩已荒。鹤遗华表恨,天减户微光。
种德根株茂,承家胤嗣昌。高名垂不朽,太史有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