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梨花结成实,燕卵花为雏。
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
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
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
唯与故人别,江陵初谪居。
时时一相见,此意未全除。
猜你喜欢
柳色千家与万家,轻风细雨落残花。
数枝琼玉无由见,空掩柴扉度岁华。
郁彼园林景,居然锦水边。花阴方半夜,月色正中天。
清景归图画,和风上管弦。惜春情未已,窗外忍闻鹃。
日煖梨花雪,风吹杨柳绵。春踰三月半,梦忆十年前。
诗借莺声和,书无雁字传。东君还似旧,吾鬓叹皤然。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本站。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世传:世世代代相传。成:完成。去:离开。逢:碰上。媪:妇女的统称。方:正在。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欲:想要。感:被......感动。还:回去。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卒业:完成学业。今:现在。氏:姓…的人。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应之蹉跎三十九,犹着青衫困尘垢。
高才逸气老益奇,我每事之安敢友。
逢时则驾子何患,有才未用谁之丑。
暴得从来失常速,徐驱未用鞭其后。
扫除万事付之命,收拾至乐归之酒。
闻公颇以饮自名,我亦抗衡能至斗。
京师常恨酒不足,贫旅仅得餬其口。
乃知一饮尚间关,功垂万古知难偶。
百年痛饮乃良图,安用金朱裹枯朽。
我生自断计已决,君亦我徒能尔否。
扬眉鼠子事轻肥,眨眼小儿夸谨厚。
须防仰吓忌鹓雏,更虑致魇逢刍狗。
独醒不若餔其糟,群犬犹须避而走。
遭刑每笑嵇叔夜,得计须师彭泽叟。
我官古邑洛之阳,间有山川亦奇秀。
行当酿秫从子游,更以新诗相献侑。
霍王无短似无长,惊见新诗写硬黄。
鱼在九渊终玉食,世间濡足羡浮阳。
东西林在万山中,石塔棱层见远公。人结净缘还未了,天留佳境本无穷。
千峰云影朝还暮,一夜溪声雨更风。欲觅莲花何处是,旧池惟有水涵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