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有园同庾信,避事学相如。
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江山九秋后,风月六朝馀。
锦帙开诗轴,青囊结道书。霜岩红薜荔,露沼白芙蕖。
睡雨高梧密,棋灯小阁虚。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猜你喜欢
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
有园同庾信,避事学相如。
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
江山九秋后,风月六朝余。
锦帙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霜岩红薜荔,露沼白芙蕖。
睡雨高梧密,棋灯小阁虚。
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
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于义兴县,近有水榭。】
整衾和枕簟,振席见灯檠。欲读书休读,难成梦也成。
四山连屋静,一叶隔窗鸣。总不关吾事,无非是物情。
烟草人西州。暮雨千山独倚楼。不似秦东亭上饮,风流。
翠袖春风两玉舟。
事去重回头。却是多情不自由。为向河阳桃李道,休休。
青鬓能堪几度愁。
不趋吏部曹中版,且鱠高沙湖里鱼。
虽无季子六国印,要读田郎万卷书。
闻君读书近秋浦,老大用心更清苦。锦笺挥翰散晴云,灯火隔窗听夜雨。
前月西风送好音,孤鸿荡影愁人心。盈盈一水不相见,千里命驾何由寻。
忆昔风尘走长道,曾宿君家碧云岛。一时谈笑君未忘,十载凄凉我重到。
思君长日临溪头,芦花吹雪迷归舟。官钱当十足沽酒,何当一醉黄花秋。
蓬岛飞来拄杖前,何劳策石远求仙。
一帘雨过空青处,五色霞明大赤天。
江水自清渔者话,松涛不响鹤丁眠。
闭关正好焚香坐,年老何心续草《玄》。
红蕉(jiāo)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曲,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红色的芭蕉花照映着隐隐约约的窗纱,朱红色的门帘是个小门小户的人家。绿色柳树下一位公子骑着一匹马,正在匆匆离开这户人家在断桥西边便是白堤,满湖的蒙蒙细雨笼罩着忧愁的花。
参考资料:
1、毕宝魁、尹博.元曲三百首译注评.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306
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共二十八字。红蕉:红色的芭蕉花。朱帘:朱红色的门帘。断桥:在浙江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保佑桥,唐时称断桥。
首二句先写送者与行者所居环境幽雅安适。“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曲。”暗示出这是一对情侣之间的送别,实际是作者的情侣送他。红蕉花的色彩隐隐约约地映在窗纱上,小巧幽雅的宅院,门上挂着朱红色的门帘,这是多么宁静清幽的环境.这是离开人叫头看到的情景。“红蕉”多被文士比喻为美女,白居易在《东亭闲望》诗中说:“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而这里的红蕉在隐隐纱窗里,是否就是美人。“朱帘小小人家”,娴静幽雅的小院小户,却充满一种甜情蜜意的感觉,也是离人眼中所见,那几分眷恋之情就在这种氛围里。
三、四句写行色匆匆,没有思想准备,且又是在断桥分手,更加令人伤心。此是以动景映衬别愁。一对情侣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依不舍地分手了。行人骑着马在杨柳掩映的路上匆匆离去,佳人在注目远送,挥手致意,依依惜别。行人在断桥西面的白堤上离开这个令人缱绻温馨的所在,这里曾经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
结末一句,移情于物,以满湖烟雨和含愁之花,将离愁别绪物我融一。“满湖烟雨愁花。”这时,整个湖面被蒙蒙的烟雨所笼罩,湖面上到处是充满忧伤而含泪的荷花。这一句以景托情,迷蒙的景物与迷茫的情思相统一,构成一幅凄迷的意境,风情旖旎,风情无限。同时又与开头“红蕉”照映,的确含蓄蕴藉,深得小令三味。
这首小令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作者写离别,但送别之人是谁,始终没有露面,只以红蕉、朱帘、愁花暗示送人之人是一位女子,送别是其一对情侣之间的相送。作者没有一句言情,却通过小小人家之美,西湖烟雨之愁,尤其是含愁之花,将缠绵悱恻之爱,依依不舍之情都表现出来。是借景抒情之典范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