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踏红尘古塞平,出门谁不为功名。到头争似栖禅客,林下无言过一生。
猜你喜欢
十里湖光十里松,松阴路到十高峰。
窗看渡口随湖月,楼听云门度岭钟。
梁帝钵含山雨润,普贤台鏁藓花重。
谁人的是忘机子,香稻寒蔬养瘦容。
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
云生座底铺金地,风起松梢韵宝铃。
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持经。
时人不信非凡境,试入玄关一夜听。
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
淮楚尾。暮云送、人千里。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为语梦窗憔悴。
雁:一本作“淮”。话:一本作“诘”。驻马:一本作“车”。
“锦带”两句,点题。言友人锦衣玉带,身佩吴钩宝剑,将要奔赴当时的军事重镇——南徐(镇江)。词人祝愿友人,这次能随军出发,直捣北方留宿着大雁的沙滩畔(即深入敌占区)。“夜吟”两句,点出送友的时间与地点。“霜红”,即深秋红枫叶;“枫桥”,在苏州阊门西边。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可证明枫桥至少在唐时已成为苏州一个繁忙的水运码头。此言在一个深秋傍晚,词人至枫桥码头送友人赴南徐,并即席赋词。为填好这首送别词,他反复吟哦,并以手拍击旁边的枫树以协律,以至把火红的枫叶也震落下来。“相思”两句是说:我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与你这位年青的朋友却是情投意合,结成了“不管年华”的忘年交。因此,对于你的奔赴前线,我将会时时惦记。两人站在岸边殷殷话别,意犹未尽,索兴相携同去一家小酒店内,命卖酒女酌酒,复叙离别之情。“因话”一句承前,酒中重开话题。两个人酌酒言别,自然引发出对往昔的回忆,特别是两人在秋日中相处在一起的过程最容易因触景而提到。因而就提起了在过去的一个秋日里,两个人曾驻马在杭州苏堤,并沿堤步行共赏西湖中秋水一色的那一段往日里的美事。“新堤”,指苏堤。因苏堤是北宋苏轼在公元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知杭州时所修,至词人任职苏州仓幕,时在公元1232年(宋理宗绍定五年)至1245年(嘉熙五年),相隔至多一百五十余年,所以梦窗称之为“新堤”。
“淮楚尾”两句,由送友转入辞别恋人。言词人又想起也是这样一个秋日的黄昏,却在不同的地点与自己的恋人话别。“淮楚尾”,即淮头楚尾,古时指江西省,这里泛指江南。“细雨”两句,承前。言自己过去在如烟般的秋雨笼罩下的“南楼”,与这位恋人相处,曾使他心迷神醉。那南楼中香气袭人,锦衾温暖,令他至今难忘。“花谷”三句是说:旧时的“南楼”谅必还在那儿吧?如果你到了那里,碰巧遇到这位艳若桃李的我的小恋人,请一定替我转告:我因为思念她的缘故,弄得如今十分消瘦。柳永《凤栖梧》词有“为伊消得人憔悴”句,梦窗即用此意作结。“花谷”,即指前句的“南楼”。下片从与友话旧送别,自然带出思念昔日的恋人,可见这位友人与作者的关系并非泛泛可比。
春梦随云散,
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
何必觅闲愁。
隔院飞来,巧啭如簧,初闻可怜。正金经学诵,生成柔软,珠歌教唱,分外清圆。
花下泠泠,帘中呖呖,小玉频呼密意传。吟郎句,惯临流对月,韵更悠然。
道将双字联翩。比相见春风一笑嫣。记靧桃幽思,咒馀茸舌,折杨离恨,噎在香咽。
细语欢浓,娇啼梦浅,时送吹兰到耳边。关情甚,听莺雏燕乳,仍是笄年。
摩揣诚斯薄,雕镌质自销。平生但真朴,直上绝枝条。
氛雾终澄霁,丘山亦动摇。朝阳旧时凤,声入舜箫韶。
谢却尘途半日忙,卧云同上旧游堂。凭虚树杪江光见,返照峰前塔影长。
笑整危冠笼晚鬓,醉将衰面助春阳。十年九日千山外,何处亲朋共此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