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岁赴春闱,达如夫子稀。山中把卷去,榜下注官归。
楚月吟前落,江禽酒外飞。闲游向诸寺,却看白麻衣。
猜你喜欢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全不怕)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参考资料:
1、高濯缨选编.明诗三百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66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昔日杜小侄,中年马少游。
不知身外事,只觉鬓边秋。
有子三侏柳,同公荒草邱。
梅溪一夜雪,片片逐寒流。
桃源渺何处,梦短到家难。
不办一丘费,犹为九品官。
鹤嫌新俸薄,鸥讶旧盟寒。
附翼攀鳞事,书生不敢干。
中人戚里竞豪华,勋爵重封几世家。十万买春灯市酒,两行照夜玉楼花。
忽惊流矢丛丹阙,尚有鸣珂导锦车。玄武冈头霜树色,年年寒食吊群鸦。
艇子归来月未升,汀洲宛转夕烟凝。
荧荧一点垂杨下,知是渔人结网灯。
夜梦随先君,梅溪策黎杖。杉径早开辟,归休预标榜。
魂思惊晓醒,精神发秋爽。披衣照孤灯,洒涕书惚恍。
去剡游闽避世喧,清风寥邈典刑存。峰前鸟宿无名树,祠下僧敲有月门。
高尚端如上九蛊,含章更类六三坤。偏师胜后诗无敌,正要公来与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