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猜你喜欢
长桥千步截江洄,虹影随波彩翠开。
谁与上皇传信息,定从此路入蓬莱。
近水人家,芦花掩映黄茅屋。临流濯足。惊起双鸳浴。
沽酒归来,唱个吴江曲。吹横竹。鲈鱼正熟。醉看秋山绿。
自行播州境,人事觉稍优。野辟停传饰,俗朴居民稠。
迢迢夜郎道,熙熙左衽俦。鴃舌口中语,咿嚘道边讴。
下焉乐明守,上焉洽皇猷。讵云蛮貊陋,直与华夏侔。
伊昔谪仙子,疋马曾兹游。怀人剧感慨,中夜翻百忧。
共骇(hài)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cáo)嘈殷(yīn)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xiá)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
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本站。
骇:惊骇。木兰舟:这里指龙舟。
青汉:云霄。殷:震动。
终古:从古至今。
暇日:空闲。高会:指端午节会船竞渡。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茅店荒鸡,断桥流水,客中又听檐铃。忆春台煮酒,问击筑谁听。
料风雨、家山捲遍,少年心绪、都落旗亭。笑区区、同是风鸢,不拟多情。
漂零四海,旧轻狂,重理堪惊。算折尽垂杨,年光肯与,屠狗功名。
越客楚才都老,吴钩冷、拍也无声。剩平芜唤我,登楼依旧青青。
长信宫中,留不住、一枝春色。何处觅、风台月榭,玉楼金阙。
树底莺声和梦断,帘前燕翅迎风侧。恨红酣、绿醉也年年,今偏歇。
红蜡尽,青蛾灭;隋堤柳,无人识。看胭脂泪落,玉壶凝血。
青冢不生边地草,绿珠拚碎高楼月。愿千秋、留取驿中词,应无缺。
云开层观切高寒,三面江湖一面山。
眼界不知多少远,望中幽鸟暮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