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
猜你喜欢
奇功毕竟属吾曹,狄武襄无诸葛豪。
翠羽葆行禽孟获,金龙衣在失侬高。
春生洲渚千麾出,麦熟崆峒万矢橐。
从此南人不反矣,犂边犊是带边刀。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xún)。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成旬:一作“经旬”,即连续下雨十来天。
“做春”句:是说当初还不如不要做春。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作者本来要写这年寻花被误,可是一开始用的是一个含量更大的句子,这样子不仅能罩得住全篇,而且使题旨得到更广泛的扩充。“不肯开晴”语意和“风雨成旬”略同。不过这不是多余的重复,因为如果只是“风雨成旬”,那么那些痴情的惜花者也许会想:总该有一刻的天晴吧,只要乘这个机会看上一眼春花,也就不枉度此春!看那“误却寻花陌上人”的人或者就是这么想的。不然他明知“风雨成旬”,为什么还要寻花陌上呢?而正是因为有了“不肯开晴”,“误却”二字才更见份量。
但是,词篇也不是顺着一个方向发展下去的。过片的“今朝报道天晴也”就忽如绝路逢生,然而紧接着又一个转折:“花已成尘”!上片说“误却”,总还是误了当日仍有下一日的希望。而此时一个“尘”字已经把花事说到了头,因此对寻花人来说,剩下的便只有懊丧与绝望。“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是作者的怨怼语,也是痴想。这种痴,正说明了他的情深;而这种至情寄托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喟,词中埋怨花开不得其时,也蕴含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礼堂空仰遗容,故人已判幽明路。重阴天色,暮年文侣,黯伤如许。
难忘新正,款谈促膝,心雄犹故。正私怀默祷,康强迅复,惊遽尔,晞朝露。
往事浮云漫顾。托深心端凭豪素。长征绘卷,迅翁珍话,灵文待吐。
天国宏篇,经营廿载,稿还藏腹。叹而今已矣,剩他皎月,照原头树。
一脉同澄湛,分流到各家。竹炉新火活,瓯面乳生花。
青天何处一登台,脚踏黄云万丈开。闻说程乡长官好,抱琴归去抱琴来。
当年紫马去长安,岂谓风尘早挂冠。丛桂长谣明月夜,据梧清枕白云寒。
共思河朔诸贤饮,还问平原十日驩。我醉欲为歌伏枥,恐令如意碎琅玕。
鲸吸仙人饮兴浓,尤嫌恶客懒迎逢。
逆风弱水三万里,梦雨高唐十二峰。
诗派相邀容入社,酒泉虽远愿移封。
葑田毕竟胜高仰,犹可躬耕佐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