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谿.明当访真隐,挥手入无倪。
猜你喜欢
直入仙源路已荒,四山松竹郁苍苍。断碑遗迹烟霞老,犹带开元雨露香。
人初静,月正明。纱(shā)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líng)。
人刚刚静下来,月色正是明亮的时候。白梅花枝斑驳地斜映在纱窗上。梅花偏偏弄影戏笑人,夜深了月亮沉落,庭院里一样凄凉孤零的景象。
参考资料:
1、蒋星煜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45
玉梅:白梅。弄影:化用宋张先《天仙子》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句意。
马致远写了二十多首“落梅风(寿阳曲)”重头小令,内容都是言情,都写得情韵绕梁。这支小令是其中之一。
这支曲子写一个独守空房的年轻女子的哀诉,放在诗歌中,便可加上“闺怨”的标题。散曲与杂剧不同,往往不需要“自报家门”,便可从曲文的情调和构思中来判断出主人公的身份与处境,这也是这首小令饶有兴味的一个方面。
“月堕霜飞,隔窗疏瘦,微见横枝”(宋杨补之《柳梢青·梅》)、“寻常一样窗间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都说明了梅月映窗特有的动人效果。此曲的起首三句,不动声色,也描绘了月明人静时的这样一幅优美的画面。然而,小令的女主人公却别有怀抱,窗前的梅影不仅未使她愉悦,反而使她感到一种遭受嘲弄的意味。曲末的两句,就造成了这样的转折。
“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另”,是绝妙的构思。它承接了前文的“玉梅斜映”,利用梅花“弄影”、含笑的芳姿,而挑现出女主人公在长夜中“孤另”的事实。本来人自人,梅自梅,梅花即使不存在媚人的本心,至少也无“笑人”的用意,而作者却故意将两者牵惹在一起,且以此作为女子的愤言,则女主人公的孤零、悲愁,就发扬到了极点。更妙的是女子还对梅花的弄影作了进一层的推断,想到了“月沉时”,那时梅花花影随之隐没,自怜不暇,也就无法再“笑人”了。梅花“孤另”与否,其实与月色毫不相干,作者故作文心,以“痴语”的表现手段,便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女子独守空闺的深怨。全曲五句,“人”、“花”、“月”各重复出现两次,却因作者构思的婉曲,令人不仅无累赘之感,反觉愈转愈妙。小令以五分之三的句子写景作为铺垫,而于末两句力为逆折,拈出题旨,且使前时的月窗梅影由清美转为清凄,举重若轻,可谓扛鼎之笔。以梅喻人、衬人固是诗歌常法,而小令于喻于衬更为曲折奇巧,语淡韵远,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
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
只未学凤皇,有亦学不彻。
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
乌巾鹤发鸢双肩,丹砂噀面深两颧。存神垂老孰与传,正大八九天兴前。
金源一代一坡仙,金銮玉堂三十年。泰山北斗斯文权,道有师法学有渊。
中华命脉屹不偏,楚妃正色绝纤妍。石光玉洁无腥膻,高文大册职所专。
润色帝业星霓缠,体制妥帖开坤乾。官样奥雅舂容篇,笔力壮浪倾源泉。
草圣肆意挥云烟,晚年游戏西域禅。月江卷尽藤萝涎,清风修修易一编。
每欲杖屦寻伊川,荧惑犯昴光竟天。不与亡国天惜贤,始终无慊独巍然。
国初学士汴与燕,世章蔡党方腾骞。宣政佻靡快濯湔,补完大朴无雕镌。
卿云腴霞凤鸾翩,贝阙宝府珠璧联。崇极欲圮龙步迁,此老始终元气全。
大儒岩廊笔如椽,六鳌一掣三山连。纪甗堕地谁续弦?破觚顿脰皆沈绵。
东涂西抹竞取怜,夸红姹紫十百千。安得起公重著鞭,万古一日当天悬。
法垣华耀吐文昌,斧节今辞白玉堂。嵩少风云生气色,洛瀍草木动辉光。
新衔薄试儒文效,旧局同推史学长。本是紫皇香案吏,仙裾伫曳御炉傍。
碧玉黄金竹,求来此种难。
数竿真可爱,几度共相看。
月影画半幅,风声雨一般。
岁寒心不改,日日报平安。
漆室发长啸,杞国怀深忧。泪洒纲常疏,十年未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