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将名将利已无缘,深隐清溪拟学仙。绝却腥膻胜服药,
断除杯酒合延年。蜗牛壳漏宁同舍,榆荚花开不是钱。
鸾鹤久从笼槛闭,春风却放纸为鸢。
猜你喜欢
幽人昔隐清溪滨,溪中流水光粼粼。常时濯足风湍晓,几度荡桨烟波春。
高怀对此真澹泊,啸咏沧浪心独乐。竹寒沙净小窗幽,酒醒梦回月初落。
幽人乘化知几年,溪边胜景还依然。临流有客想芳躅,况复胤嗣多才贤。
当时品题遗翰墨,展卷悠然仰先德。谁云杖履迹已陈,文采风流照溪侧。
我亦平生慕胜游,武夷曾回九曲舟。何当为扫溪头石,坐看一片冰壶秋。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yín)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fú)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
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
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
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
参考资料:
1、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14-216
长恨:指诗人于元和元年(806年)创作的著名长诗《长恨歌》。秦吟:指诗人于贞元、元和之际创作的一组反映民间疾苦的著名讽喻诗——《秦中吟》。正声:指《诗经》中的“雅诗”。
老元:指元稹。偷:朋友间的戏词,实际上是学习、效仿的意思。格律:作诗在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短李:指李绅。伏:通“服”,佩服,服气。
应:大概。无分:没有缘分。身后:死后。合:应该。
言语大:夸口,说大话。排:编排。
此诗既是诗人为自己的诗集题记,又是赠友之作,而且是“戏赠”,即兼有与友人戏谑的意思。全诗八句,诗人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先列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强调其情感文采;再列出讽喻组诗《秦中吟》,强调其社会价值:接近《诗经》之“正声”。白居易特意列举出了自己的这些作品,意在表明自己的以诗歌干预现实的思想和自己成功的实践。
诗第三、四两句下,诗人曾分别自注:“元九向江陵日,尝以拙诗一轴赠行,自是格变。”又注:“李二十尝自负歌行,近见余乐府五十首,默然心伏。”元稹写诗乃受到白居易的启发,李绅、白居易同作乐府,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弗如,这里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称曰“偷”、曰“伏”,都朋友之间的戏辞,由此也可见元、李、白三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中接着写“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这是诗人结合自己命运遭际的牢骚话。他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白居易后来在与遭谗被贬的好友刘禹锡会面时,曾即席赋诗相赠,其中有诗云:“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虽是就诗人刘禹锡的遭遇说的,但也是发诗人自己的心声。最后,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许,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才能的自豪。从整个诗的风格来看,可以说是亦庄亦谐,名曰“题卷”,而不拘泥于记事;称为“戏赠”,并不仅是戏言。全诗对仗工整,一气呵成,寓深意于轻松调侃之中,既诙谐幽默,又耐人寻味。
二月忽已迈,庶草三春时。九畹有馀秀,百亩多芳蕤。
光风转幽馥,湛露增华滋。筼筜拂琨璞,揭车被留夷。
朋从汇如故,气质相交䕻。手抚宣尼琴,再诵骚人词。
时哉未终老,荪芷来何迟。
满幅清新,好谱上香弦,恨无纤手。珊瑚七尺,石尉筵前尽有。
忆天上、几度花开,悔玉清轻别,凤侪鸾偶。短拍长谣,迸碎鲛盘珠走。
御河连宵秋雨,换十亩残荷,一湾疏柳。潜来擪笛宫墙,月明感旧。
墨迹离奇似斗。半倒薤,半成急就。馀兴淋漓,拚涴遍、舞巾歌袖。
南来北去祇纷纷,又过荆山一月春。笑杀风前桃李树,飘蓬犹作未归人。
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
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
朅来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
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
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
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
颠倒颠,颠倒颠,新妇骑驴阿家牵。便恁么,太无端,回头不觉布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