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路肩舆倦仆夫,家兄为我酒频沽。
卖薪人散知城近,啼柳乌忙觉日脯。
猜你喜欢
春时宿处雨浪浪,至後重投张氏庄。
际晚乌银何许买,夕阳特地恋寒窗。
忽见轻绡三两重,横遮万丈翠屏风。
老夫细熨蒙松眼,却是青原隐雾中。
大熟仍教得大晴,今年又是一升平。
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
长亭阿姥短亭翁,探借桃花作面红。
酒熟自尝仍自卖,一生割据醉乡中。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bìn)稠(chóu)。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蟾(chán)、空满衾(qīn)禂。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多年的古树向人展示秋色,蓬乱的头发掠过浓密的鬓角。重阳佳节,无处忍受忧愁。记得当年惆怅的往事,风雨交加之时,正下南楼。
好梦易断,尚有多少残留?亡魂一哭,万事皆休。都怪月光空照在当年的床被上,满床凉意。一地落霜,乌鸦啼鸣,全无睡意,却又偏偏想到当年的风流韵事。
2、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264页
南楼令:又名《唐多令》。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惊蓬:杂乱的蓬草,这里指头发蓬乱。
凉蟾:指月光。衾稠:床帐被褥。“霜落”句: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上片写塞外重阳日之景,蓬草联飞,萧瑟荒凉。而此景又不禁触动了离愁与相思,遂追忆当年重阳的往事,惆怅的情怀就更加浓重了。
下片写此时相思之情况。先是写梦断忆梦,梦中的妻子音容宛然,但“一笑”而别,好梦却难留。然后以“凉蝉”、“霜落乌啼”等情景再加渲染烘托,其愁怀难遣,孤寂无助,更为深切动人。
诗人的愁怀难耐、孤寂无聊,在词中场景里,显得更为深切动人。全词语句清丽,用典恰到好处,可谓妙笔之作。
采薇歌歇后,严濑激清波。帝子自知己,客星将谓何。
道轻周衮黼,节系汉山河。回首商岩老,应惭定策讹。
紫骝踏花云满足,南陌东阡日驰逐。不如幽谷黄衣郎,好音绵蛮出深木。
邻家女儿愁别离,杨花却傍珠帘飞。楼前关山人未归,奈何奈何啼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