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珮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猜你喜欢
湖上二首
远水晴天明落霞,古岸渔村横钓槎。翠帘沽酒家,画桥吹柳花。
二客同游过虎溪,一径无尘穿翠微。寸心流水知,小窗明月归。
春夜
灯下愁春愁未醒,枕上吟诗吟未成。杏花残月明,竹根流水声。
春思三首
莺羽金衣舒晚风,燕嘴香泥沾乱红。翠帘花影重,五人春睡浓。
春柳长亭倾酒樽,秋菊东篱洒泪痕。思君不见君,倚门空闭门。
帘外轻寒归燕忙,桥下残红流水香。游人窥粉墙,玉骢嘶绿杨。
社燕西飞节物过,年华世事两蹉跎。晴天白鸟来无数,落日浮云看渐多。
黄菊何人归短棹,红蕖秋水淡洪波。寂寥多恨凭谁遣,摇落无心奈尔何。
北风吹严雪,草木无媚姿。
野田一穗尽,雀鼠犹苦饥。
浦阳概穷山,不与阴冬宜。
今我虽旅宦,一身十口随。
有酒奉亲寿,呼妻伴儿嬉。
幽肠尚多感,悁结对此时。
念子客千里,形影外更谁。
空斋抱吟膝,敝案覆饮卮。
我本依赖少,校子反有馀。
何日富贵涂,引子并足驰。
朝得位夔契,暮致君轩羲。
收身结嘉客,量金买妖姬。
人间有闲愁,安能到双眉。
送子先登赴棘闱,大江东又浙江西。天连楚树山云阔,雪涌吴潮海浪齐。
仙桂引香蟾兔近,客槎乘便斗牛低。乡英上合中兴将,闻道天门榜已题。
平沙断岸几千尺,树色烟光渺无极。
一叶扁舟归去来,渔翁放棹倚芦荻。
八九山家云水村,白苹红蓼数渔船。
沙寒石瘦木叶落,一钩淡月照黄昏。
小桥跨水碧溪浅,苍壁丹崖半苔藓。
樵子归担竹两竿,落霞孤鹜天边远。
千山万山风色清,四柱茅亭立晚汀。
花红草绿山水静,独步亭前秋月明。
山前一阵梧桐雨,落花惊断山禽语。
谁家楼阁隐青林,老僧归寺立溪浒。
一溪流水绕云根,草舍茅庵常闭门。
客来倚棹一回顾,直疑此是真桃源。
洞门紫翠交相映,林幄山屏更清胜。
何人作此无声诗,展开如入溪山镜。
红树江村外,黄芦野水边。
叶深风落地,禾偃涝余田。
雁鹜违寒日,牛羊入远烟。
岸人连棘户,尽室避军船。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sēng)、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gān)、东阳酒、西湖蟹(xiè)。哎,楚三闾(lǘ)休怪!
在菊花开放的时候,我正好回来了。伴着虎溪的高僧、鹤林的好友、龙山的名士;又好像杜甫、陶渊明和李白;还有洞庭山的柑橘、金华的名酒、西湖的肥蟹。哎,楚大夫你可不要见怪呀!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虎溪僧:指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寺前有虎溪,常有虎鸣。鹤林友:指五代道士殷天祥,据传他曾在镇江鹤林寺作法使春天的杜鹃花在重阳节绽开。龙山客:指晋代名士孟嘉。杜工部:即唐代诗人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洞庭柑:指江苏太湖洞庭山所产柑橘,为名产。东阳酒:又称金华酒,浙江金华出产的名酒。西湖蟹:杭州西湖的肥蟹。楚三闾:指屈原。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拨不断·九重天》),在仕途中抑扬了大半辈子的马致远,晚年时还没有飞腾的机会,一直浮沉于风尘小吏的行列中。二十年俯仰由人的生涯,留给他的,该有多少辛酸的回忆!马致远后期散曲中,不止一次提到宦海风波,时时准备退出官场,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这首小令就作于马致远归隐之后。
此曲起首“菊花开,正归来”二句,用陶渊明归田的故事。马致远的确像陶潜那样,感到以往生活之可厌,是误入了迷途,而归隐才算是走上了正道。以下三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为鼎足对,将三组美好之事、高雅之人聚集在一起,极力妆点,说明归隐的生活乐趣:虽然闲居野处,并不谢绝人事,不过所交往的,都是虎溪的高僧,鹤林的道友,龙山的佳客;就像他最崇拜的杜甫、陶潜、李白这些古代杰出的诗人那样,在草堂之中,菊篱之旁,青山之间饮酒斗韵,消闲而自适。何况,还有洞庭的柑橘,东阳的美酒,西湖的螃蟹!这样的田园生活,自然让人为之陶醉,乐在其中矣。对于马致远的归隐,有些友人可能不太理解,因而在小令的最后,他才用诙谐调笑的口吻,作了回答:“楚三闾休怪!”这里,一点也没有否定屈原本人的意思在内,也不是完全忘情于天下,而是含蓄地说明,当权者的统治太糟,不值得费力气为它去卖命。这是他归隐的动机所在。
此曲用典较多,但并不显得堆砌。由于这些典故都比较通俗,为人们所熟知,以之入曲,抒写怀抱,不仅可以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