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水路悠悠,逢滩即殢留。西江风未便,何日到荆州。
猜你喜欢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
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杨花飞绝。请问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著地:碰到地。漫漫:遍布貌。搅:《说文》:乱也。
借问:敬词,请问。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
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注:古人常折杨柳枝表送别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时表面是送别诗实际表达的是对隋朝灭亡的诅咒,因为隋炀帝姓杨。
这又另一种解释:
末两句写春已归去而人未归来。折柳,本意在赠别;今柳条折尽,则意味着离别已久,睹旧物而怀远人。飞花,本意指春暮;今杨花飞尽,则意味着春归已久,觉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末句直扣题旨,问夫归否;说明她已忧思满怀,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涌而出。其气度韵味,自不寻常。
十年奔走厌羁栖,书剑无成恨转迷。独立晚风家万里,隔江烟树是淮西。
阏氏黄叶落,妾望白登台。月出碧云断,蝉声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十年两别君,一别一回老。问药朱陵游,吾兹恨不早。
平生忧乐心,相对各倾倒。远别望眼昏,浮云不堪扫。
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轻风吹禦寇,举步欲泠然。那使扶摇翼,而飞莽苍天。
平沙多雁阵,濒海绝人烟。挥手复归去,高斋叠嶂前。
长乐宫中秋夜长,美人新得幸君王。
别馆不愁金作屋,曲池无羡玉为梁。
门前数报公车过,楼下时闻脂粉香。
总是啼乌声转切,欢娱那解曲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