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猜你喜欢
欲雪寻梅树,余霜殢菊枝。
每嫌开较晚,不道谢还迟。
早惯饥寒困,频禁盗贼危。
少陵情味在,时讽浣花诗。
漠(mò)漠春阴酒半酣(hān)。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zhè)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ní)喃(nán),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漠漠:寂静无声。眠三:即三眠。柘:亦名“黄桑”,叶可饲蚕,故多桑柘并用。
樯:船上桅杆。樯燕:旅燕。梁燕:房中梁上之燕。篝灯:把灯烛放在笼中。
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上片写景,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柘叶满篮,把蚕喂得饱饱的。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显得生机盎然。
作者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下片换转笔峰,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还点明了原来上片所着力描写的并不是眼前所见之景,而只是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风景画,反衬出离人深切的思念。回忆增添了离愁,已使人不堪;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既不能“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已《长命女》“三愿”),则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聊以慰情。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作者的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篝灯”,用竹笼罩着灯光,即点起灯笼。“锦书”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之旋图诗寄丈夫的典,这里说明信是妻子寄来的。“强”字入妙:盖此家书,看一回即引起一回别意愁情,心所不欲,但思家时又忍不住要翻出来看,故曰勉强看之,矛盾心情如见。歇拍两句“人在江南,心在江南”,一则抒发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同时呼应了上片的景物描写,使之带上了更加浓烈的感情色彩。
留滞天南祗自怜,寥寥山水入孤弦。花从种处时开落,薪任积来有后前。
薄禄仅当才百里,微劳重上绩三年。双凫浪说飞腾易,弱羽无因向日翩。
凭楹玩夜月,迥眺出谷云。还山路已远,往海不有群。
徘徊清淮汭,顾慕广江濆。物情乖喜歇,守操古难闻。
三越丰少姿,容态倾动君。
仲春月既望,物侯恰分中。
窗听五更雨,花开前日风。
诗成止酒後,病怯举杯空。
短发虽然黑,心如一老翁。
睽离谩久,年华谁信曾换。依旧当时似花面。幽欢小会,记永夜、杯行无算。醉里屡忘归,任虚檐月转。
能变新声,随语意、悲欢感怨。可更余音寄羌管。倦游江浙,问似伊、阿谁曾见。度已无肠,为伊可断。
水际茅亭竹下庵,清谈竟夕不知厌。
伽佗善巧何能继,经藏幽深亦许觇。
额内珠存虽本有,眼中金落复谁拈。
圆通到日如相问,为道春来米价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