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未识南湖景,遥欣二子游。赏心并胜日,妙语逼清秋。
剩欲携书卷,相将买钓舟。微吟归去晚,杜若满汀洲。
猜你喜欢
平湖渺空阔,积水暮生寒。但见绿千顷,不知深几竿。
人间元迫隘,世路足艰难。若了沧洲趣,无劳正眼看。
年来年去为谁忙,三伏炎蒸忽变凉。阅世谩劳心悁悁,怀人空得鬓苍苍。
诗篇眼界何终极,道学心期未遽央。安得追寻二三子,舞雩风月共徜徉。
一蓑(suō)一笠(lì)一扁(piān)舟,一丈丝纶(lún)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zūn)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参考资料:
1、王为刚编著.汉诗养德(插图本):金盾出版社,2005.01:165
2、李文菊编著.小学古诗词鉴赏全典: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03:190-191
蓑笠:蓑衣、笠帽。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扁舟:小船。丝纶: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樽:酒杯。扁舟:小船。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爆竹庭前,树桃门右。香汤□浴罢,五更后。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
萱堂次第、了相为寿。
改岁宜新、应时纳祐。从今诸事愿、胜如旧。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
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节物即自好,客心何落然。
早寒清野市,夜雨湿江天。
破屋疏茅滴,空厨湿苇烟。
政须一杯酒,相与度残年。
树顶黑云舒忽白,斜光一片化滃濛。窗闲客子卷书帙,江上渔翁收钓筒。
雨馀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