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种徵书下九重,汉唐贤士岂能同。
定归金马殊黄散,不解银鱼胜白公。
千骑拥行歧路满,万人泣送郡城空。
他时若继前交代,肯意棠郊鹤发翁。
猜你喜欢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yóu)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sāi),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两朵芙蓉渐渐地红起,像美人半红的脸一样。恋恋不舍地特地为开一次。假说徐守没有这种感受,为什么这两朵芙蓉花不对别人开放?
看见芙蓉在濛濛细雨中摇摆不止,劝徐守停止说喝满杯酒的话了。进一步问酒席前的东坡醉官,明年,芙蓉花开时,我们再为谁来敬一杯?
参考资料: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93.
2、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249.
孟亨之:孟震,东平人,曾中进土。拒霜:即木芙蓉。君猷:徐君猷,字大受,东海人,当时知黄州,苏轼贬黄州,君猷待之甚厚。
两两轻红半晕腮:形容两朵芙蓉呈粉红色,像美人晕红的脸腮。晕腮,红脸。独:唯一,特地。回:量词。双花:两朵芙蓉花。
低昂:前栽后仰。十分杯:满杯酒。尊前:酒席前。狂副使:东坡自称狂醉团练副使,无事可做的酒官。来岁:明年。
上片,以拟人的手法,烘托徐守的美好人格和丰厚政绩。“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推出一个动感镜头:如美人晕腮般的千瓣半白、半桃红的芙蓉花,特地甜甜地为徐守开放。作者总是以灵敏的眼光,丰富的感情,微妙的想象来观察、来体验客观世界,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灵性,于是写进作品里,就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作者用美丽、名贵的芙蓉花来敬赠一位“非使君莫可当此花”者,足见东坡对这位贤明的地方官的仰慕深情。“坐客喜笑”,人花通情。拟人之法,高超绝妙。“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以设问的句式,更深透一层地把这种花如人意、花超人意的敬仰之情升华起来。“双花不向别人开?”这一过片问话结句,收而难止,留有余味,为下片的深化题旨作了铺垫。
下片,“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承上问话,由写芙蓉花的动人美貌、诱人感情到写芙蓉花感人精神、令人忘返:使君呀,好好地看看濛濛细雨中的芙蓉花,它在为你动情而翩翩起舞!劝君多喝几杯满杯酒表示谢意。“但”字一用,上下意蕴,一脉相通。“更向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自问无答的三句话令人回味。东坡问:明年,芙蓉花开时节,我们与谁喝酒而来?芙蓉花与谁“依依”而开,答案便是余下的想象空间了。
全词,采用拟人、设问的手法,强化了词的主观感情色彩。“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景语含蓄,比直说更有意味。芙蓉花是那样的真情痴情,谁不为之动心。“来岁,花开时节为谁来?”用笔越曲,含情越深,留下了长久的回味。
杯中酒冷,鼎内香消,台上灯昏。夜间人静,书斋中半掩重门。愁靠芙蓉绣
枕边,闷拥鲛绡锦被。空思想意中人,年少芳温。
【醉中天】一点朱唇嫩,八字柳眉颦。宝髻高梳楚岫云,莲脸施朱粉。包弹
处全无半分,可人意风韵,见他时忽的销魂。
【赚尾】为他娇,因他俊,迤逗的俺行痴立盹。便得后冤家行频觑付,偷工
夫短命行温存。是费了些精神,一夜欢娱正了本。他于咱意亲,俺于他心顺,不
由人终日脚儿勤。
芳菲过眼,向玉砌雕阑,翠落红翻。都来一段,新愁旧恨相烦。帘垂永日人
乍别,门掩东风花又残。无语问春归,天上人间。
【六幺遍】恨归期晚,寻芳懒。倚遍阑干,盼煞雕鞍,佳音越悭,啼泪不干。
生睚厌厌相思恨,愁烦,闷来独把绣床攀。
【元和令】谩将龟卦揭,空把雁书盼。料他云雨兴阑珊,天涯何日还。重衾
犹怯五更寒,闷愁心上攒。
【后庭花】瘦来金缕宽,空将宝镜看;髻绾双鬟乱,眉颦八字弯。最心烦,
花开庭院,子规啼数番。
【尾】问长安,隔关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清明过也,鹧鸪声里画楼闲。
向平婚嫁尚绸缪,五岳先为梦里游。八识田中难了事,知心惟许老汤休。
一雨西城色,陶家心自清。山衔中郭分,云卷下湖程。公署闻流木,人烟入废城。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
江心落日上高台,峰对凤凰紫翠堆。水势东趋扶塔立,山形北拱抱城来。
天边蝶舫千帆乱,槛外虹桥一字回。风景金陵堪比美,高吟谁似谪仙才。
渐渐疏钟动,幽深一径开。
炎光隔林麓,清兴绕崔嵬。
拟作临流赋,应须倩雨催。
小窗宜挂起,且放竹风来。
吴兴使君清且尊,时复钱塘领画幡。月夜小维浮玉岛,花朝已踏涌金门。
官移西北天双戒,家傍东南水一村。不论长卿游果倦,可能无疏乞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