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隔岸淮南树,中流渡北人。
数来无急务,一数一回新。
猜你喜欢
清言犹可诵君诗,落在人间一任之。霜后钱塘寒自觉,腊前闽粤煖还宜。
坐搔秃发苏残困,俯援长毫写旧思。二雅以还情义短,陇梅欲寄未开枝。
不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声。
夜半吹灯方就枕,忽然这里已天明。
天香寺里古松僧,不画枯松落石层。
最爱临江两三树,水禽栖处解无藤。
念尔长夸太华尊,褰帷秋色许重论。可犹无恙金天掌,应否居然玉女盆。
紫逻春添新句色,青柯云护旧题痕。漫道济南诗纪绝,至今犹自閟真源。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上浣纱一作:尚浣纱)
倾城,绝色美女的代称,也叫“倾国”。语本汉代李延年的诗歌。忆儿家:明代梁辰鱼据西施传说所编的《浣纱记》中有“思忆”一折,只写她在吴宫时回忆在浣纱溪与范蠡恋爱的事。
效颦:相传西施家乡东村有女子,貌丑,人称东施,因见西施“捧心而颦(皱眉)”的样子很美,也学着捧心而颦,结果反而更丑。浣纱,西施和她家乡的女子曾在若耶溪边漂洗过棉纱。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被贾宝玉翻见,将这组诗题为《五美吟》。《五美吟·西施》就是其中之一。
组诗中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汉元帝所知而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
这首诗中的议论原本是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林黛玉嗟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空忆家乡不得归,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是写她自己寄身于四顾无亲的贾府,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
诗中所咏与小说情节的某种照应关系,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美吟》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不是偶然的了。在现存材料很少的条件下,要确切地阐明作者的意图还是不容易的。在《红楼梦》戚序本与甲辰本上有一条早期批语说:“《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在后四十回续书中没有,当是已散失的后半部原稿中薛宝钗或史湘云所写的诗。从诗题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个独处的女子如寡妇、弃妇、尼姑和离别丈夫的妇女等的愁怨,来写书中人物的现实感触的。所谓“对照”当也不仅仅限指诗题。
朋旧凋零尽,新交得隽人。
文章谐律吕,议论足精神。
甚欲邀联骑,无如困负薪。
兰亭修禊近,为记永和春。
霜露刚氐道,侵寻五十翁。
相逢多郢瘿,自笑亦龙聋,
黍瓮新醅绿,丹炉宿火红。
斗杓明建子,芸荔又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