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园腊里日疏芜,只有南斋最起予。竹映梅花花映竹,翠毛障子玉妃图。
猜你喜欢
朝朝蚤起挂南窗,要看梅花试晓妆。
两树相挨前後发,老夫一月不烧香。
山园腊里日蔬芜,只有南斋最起予。
竹映梅花花映竹,翠毛障子玉妃图。
道是司花定有神,元来造化在诗人。
扫除碧树无情朵,放出红梅恣意春。
夜渚(zhǔ)带浮烟,苍茫晦(huì)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
船只轻小人不觉其动,看到船边缆绳被拉直才知道船夫正背纤而行。
听见笛声从对岸传来知道离岸不远了,又闻到荷花香味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
夜色虽然晦暗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在黑暗中好像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646页2、《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年1月版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晦:光线不明,昏暗。
恐:一作“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渡江图,艺术构思颇为独特。诗先交待了画面的背景: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这里由“浮烟”“苍茫”“晦”等词的渲染,表现出江上夜色的独特之处,视线既不明晰,也不是漆黑一片,以下的描写都是由这种独特的情境所生发。因为天色昏暗,远处景物不辨,失去了参照物,所以船行而人不觉其行,只是看见船边缆绳被拉得笔直,才知道船夫正在背纤而行,可见江水其实甚为湍急。突然听见悠扬的笛声从对岸传来,所以知道离岸不远了,同时又嗅见荷花的香味,所以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通过听觉和嗅觉感受渡江的距离,实际上又暗含了牧童夜归与荷塘夜色的景境。夜色虽然晦暗,但江上由于水光映照,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而这帆影在黑暗中好像点点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这样一来,在洲渚浮烟、天色晦暗的特定景境之中,既暗含了江水流急、白帆点点、牧童夜归、荷塘飘香的景色,又表达出夜间渡江的独特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构思别致。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
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
霭霭更萦萦,天边断复并。雨含辉觉重,风度影逾轻。
晓驻歌梁色,宵行梦楚情。若看流不返,游子惜徂征。
城郭重来事已非,南薰不掩柳依依。旧时大庆苍虬础,留与田家夜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