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报恩堂庑缮完新,养志熙熙镇似春。佛子事馀为孝子,黄金园有白头亲。
猜你喜欢
宜油宜酱复宜葱,熟炒堆盘放箸空。应怪辛勤营一饱,幽人元自有家风。
长虹漠漠澹黄昏,绛节云中拥万神。霞标初建城头上,甲光向日开金鳞。
光摇夹岸迷颜色,大树将军谁者识。一望平原若火燎,疑是田单破燕日。
岛屿湾湾三十六,孤篷夜向湾头宿。残缸未灭鼓鼕鼕,又趁寒潮出海角。
海角有路惟青天,海角有水如苍烟。帆幅斜欹高浪腹,船梢倒立远峰颠。
中有老鱼跳波出,大者十丈小七尺。腥风怪雨吹幽荒,甲角牙须森剑戟。
须臾鲸鳄争潜逃,珊瑚倒影翻银涛。远岸入云青羃羃,荡缨插足绿萧萧。
三三两两渔舟聚,习水如飞导前路。汉使秋乘斗畔槎,渔人春入桃源渡。
万家烟火画图中,沙礁铁线锁重重。鱼龙窟抱鲲身曲,虎豹关开鹿耳雄。
此时正值春光好,绿阴夹岸风搦搦。载得恩波较海宽,回头一望沧溟小。
鲛宫泉滴。叹织绡输泪,海红愁隔。眼缬花空,珠尘玉碾,帘窣冷吟烟直。
化身梅影瘦,寻旧月、前溪风色。放襟袌,问平戎上策,何与词客。
游迹。尚记忆。南去北来,侧帽关山笛。画省含香,青衫索米,曾赋汴京凝碧。
凤翎珍护好,文囿窜、江湖悽历。漫自惜,付雪儿按歌,吹梦无隙。
山僧(sēng)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tǐng),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240
2、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3
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对棋:相对下棋。
下子:放下棋子。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春城风雨湿诗囊,瘦马朝驰抵路旁。世事偶逢车载鬼,书生真有铁为肠。
清风明月终还我,守义怀仁不负郎。行止非人乃天定,孟轲何必罪臧仓。
使君朝北阙,车骑发东方。别喜天书召,宁忧地脉长。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秋草连秦塞,孤帆落汉阳。
新衔趋建礼,旧位识文昌。唯有东归客,应随南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