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夐入清虚府,轻河漾月舟。冰天通色净,水月杂波流。
雨横蚁兵溃,日熇山市收。若然閒意况,原不到心头。
猜你喜欢
宰官才具万人豪,鸡小如何下得刀。
奏课再经书上上,理繁祗见辦多多。
抽囊有卷牛腰重,装橐无金马骨高。
欲贺政成怜我懒,篇诗付与邑人歌。
裂石为关似洞门,天悭神秀此相分。不曾临涧先眠石,未暇登峰且看云。
鸟哢只从中界断,松声专许上方闻。谁人更似周征士,不怕钟山孔氏文。
解印归来草结庵,逢人便欲口三缄。
鬓将半秃宁忘世,骨未全消尚畏谗。
别墅贮春常载酒,晴湖泛月不张帆。
年时种得梅千树,要看花开雪满岩。
五湖风急秋涛张,四十万骑来腾骧。银盔金甲纷灿烂,云旗偃蹇参天长。
大王灵魄留遗庙,千秋山水舒光芒。当时才气盖一世,何人敢与抗颜行。
秦兵所向本无敌,呵叱如虎驱群羊。三年政令由己出,指挥天下诸侯王。
七十馀战无不利,东城之厄嗟天亡。头颅不惜故人与,力拔山兮空慨慷。
英雄成败何足数,至今神武垂遐荒。虞姬岩石留遗迹,去不百步长相望。
杜默清狂空复尔,江东词客悲王郎。琵琶歌舞动幽怨,情词激楚为沾裳。
我来吊古慰不遇,魂兮归来天一方。
人去下帘钩。笙歌散画楼。掩窗纱、欲睡还休。细算年来多少事,算不了、是离愁。
浪迹比闲鸥。流光易白头。洗回肠、只是香瓯。借得酒兵攻垒块,攻不破、是糟丘。
又名:月宫春
鬓云斜插映山红。春里澹香融。自携纨扇出帘栊。
意欲扑飞虫。
蔷薇架下偏宜酒,纤纤手、自引金钟。倦歌佯醉倚东风。
愁在落花中。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嗔(chēn),是非拂面尘,消磨(mó)尽,古今无限人。
百年岁月浑浑然好似醉酒,可是心怀仍一片阳春,高高仰卧东山像那悠悠白云。可恨那人间是非像扑面的飞尘,消磨掉古今多少有志人。
参考资料:
1、尹志英.元曲三百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06.01
百年:一生。浑:全,都。高卧东山:用东晋谢安(安石)不仕隐居东山典故。后遂用以比喻隐居或隐居行径。东山,在浙江上虞县西南。嗔:恼怒,怪怨。
此曲写作者远离是非的隐逸生活.。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分别浓缩宋苏轼《满庭芳》词“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和宋陈郁《未庵为吴应祥愉赋》“生意满怀都是春”句意。表达了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社会里,只有整个人生都保持醉态,才能免受气愤烦恼的干扰,醉醺醺地浑身觉得充满春意融融的温暖。虽忘却尘世,却也抒发了隐居者对人间沧桑的感叹。
“高卧东山一片云。”作者说要像东晋谢安那样高卧东山,如一片白云那样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地悠闲。表现了隐者的陶然自得、忘却尘世。(谢安在出仕之前曾经隐居会稽东山,朝廷屡征不起,事见《世说新语·排调》及《晋书》本传。)
“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笔锋突转,以下三句都写愤怒生气的事:隐居就为躲避是非,可是是非之风仍然拂面而来给作者满脸抹上尘垢,让作者蒙受许多污蔑或屈辱,这种烦恼的纠缠,不知消磨尽古今多少人的身心健康。作者难言的切身之感自然也隐含其中。
本首曲表现了闲适散逸的情趣,同时吸收了诗词的声律,句法及辞藻到散曲中,形成一种清丽而不失自然的风格。末三句坦白直率地道出自己对古今世事沧桑的彻悟,大有看破红尘之意味,但在语气上,作者却将这样一种深沉的感悟以松脱、不屑的方式表现出来。虽题为“乐闲”,但让人感觉到一种深沉的人生悲欢。作者正是乐得悠闲,乐得百年如醉,但这种人为的“醉”因,正是因为痛苦太多,不堪承受,不得不消极回避的结果.因此作者也冷静的看到,官场上扑面而来的是非尘土,消磨了无数士人的激情和斗志,使他们先先后后走出来,高卧东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