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世祖驰驱复汉家,故人高卧老烟霞。至今只说羊裘好,拜衮谁思邓仲华。
猜你喜欢
一抹冷云遮岭半,千章古木满岩隈。山深林合失昏昼,路转溪回迷去来。
鹰隼翻空何事击,猿猱缘壁为谁哀。此行步步山寮界,归雁诗图相对开。
才出关来又入关,欲閒天意未教閒。一生孤直知心处,三度交承隔政间。
食蔗羡君方有味,过屠怜我尚何颜。功名不是蹉跎物,犹惜清时共仰攀。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这首诗是评论幽僻清冷的诗歌风格。大凡万古言情之作,皆凄切如秋虫之悲鸣;抚写境象,也凄凉如山鬼的零泪。前二句泛叙古今悲情,构造出一片悲愁哀苦的境界。一般认为这两句是在说李贺,因李贺诗中常有“秋虫”、“山鬼”的意象;也有认为指李贺、孟郊二人,因孟郊常以“秋虫”自喻。这两句可解释为泛说全体这类相似风格的诗人。孟郊、李贺都穷愁不遇,作诗都好苦吟,诗风都较幽冷。穷愁本是人生不幸,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何处穷。元好问的态度非常明确,认为应该是“厄穷而不悯,遗佚而不怨”(《杨叔能小亨集引》)。孟郊、李贺显然没有如此泰然,寒乞之声不绝于耳,诗境幽冷凄婉。元好问反对幽僻凄冷的诗歌境界,即他所说,“要造微,不要鬼窟中觅活计”(卷五十四《诗文自警》)。孟郊诗歌可谓造微,但他所得不过是秋虫之类幽微之物。李贺也是如此,有些诗篇正是从“鬼窟中觅活计”。孟郊、李贺的这种诗风,与元好问尚壮美、崇自然之旨相背,故元好问讥评之。
后两句“鉴湖春好无人赋,夹岸桃花锦浪生”,正如宗廷辅所说,是“就诗境言之”。“夹岸桃花锦浪生”是李白《鹦鹉洲》中的诗句,元好问借此来形容鉴湖(又名镜湖)春色,展现的是与孟郊、李贺迥然不同的开阔明朗、清新鲜活的境界。“无人赋”三字又表明,他的批评对象绝非孟郊、李贺个别诗人,而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晚唐贫士文人,特别是与孟郊近似的一些诗人。由此可见,该诗是通过孟郊、李贺来批评中晚唐穷愁苦吟一派诗人,没有盛唐开阔明朗气象,而流于幽僻凄冷。
决机有胜算,攻坚良独难。龙骧昔扬旆,赤羽映江干。
戎帐互包络,鳞屋在中蟠。洗甲易朝爨,兵民两相安。
移营阨山崄,窟穴幽厓寒。地雷迸烈火,函谷开泥丸。
貙孽无留种,遗黎共摧残。累累京观间,功成转汍澜。
成功不易居,兵法非一端。进取迫朝旨,何暇计复单。
慷慨靴中刀,喋血犹未乾。斫地痛彭亡,智勇曾未殚。
翳昔舣征棹,秋江白露漙。火攒如飞星,静夜成壮观。
至今空垒下,石蕝没惊湍。事往若干载,悲来激肺肝。
新祠霭松柏,留作甘棠看。
平安且得慰高堂,一叶扁舟返故乡。庭树亦知人意好,西风吹尽不嫌凉。
金壶玉漏平分夜,绛蜡铜盘欲曙天。日出东方高丈五,更添丈五足高眠。
有情痴故佳,无情黠亦尔。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