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郎四十者,堂有二亲稀。
止爷官为养,行应泪在衣。
白云偏伫立,黄犬好频归。
去有山公启,天心正似饥。
猜你喜欢
寒逼清枝故有梅,草堂先对白头开。
残骸已若鸡年梦,犹见骚人几度来。
身居一室尚凝尘,天下如何扫得清。
须信修齐可平治,绝怜志大竟无成。
九灵别业何年到,聊作新图寄所思。幽谷白云晴窈窕,高檐翠树晓参差。
辋川已入王维画,韦曲仍传杜甫诗。咫尺相望成万里,卧游心事许谁知。
又名: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天秋月又满,城阙(què)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qióng)。
羁(jī)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
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晚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草披满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虫。
你我客居他乡,应该畅饮以排遣愁闷,留你长饮叙旧,只担心天晓鸣钟。
参考资料:
1、刘建勋.唐诗三百首便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226
2、宝怀隽.唐诗三百首解析.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238
3、左均如.唐诗三百首辞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37
4、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2-253
5、蘅塘退士等.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04:95
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时令已值清秋。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形容夜色浓重。
会:聚会。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风枝:风吹拂下的树枝。惊暗鹊:一作“鸣散鹊”。露草:沾露的草。泣寒蛩:指秋虫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寒蛩:深秋的蟋蟀。
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长:一作“常”。相留:挽留。晓钟:报晓的钟声。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相逢,并交代了相聚的时间、地点。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长安),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字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惊喜交集的感情。
颈联和尾联伤别离。颈联描写秋月萧瑟的景象。这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景,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诗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含义深刻,写出自己与故友分别之苦,表现了诗人客居中的辛酸之情。故友的异乡羁旅生活都很凄苦,相逢不易,于是一起欢聚畅饮,长夜叙谈。尾联二句,诗人又以害怕天亮就要分手作结。这二句中的“长”和“畏”二字运用得极为恰到好处,“长”字意谓宁愿长醉不愿醒来,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痛苦,表现了诗人的颠沛流离之苦;“畏”字意谓害怕听到钟声,流露出诗人怕夜短天明,晨钟报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这一切充分表现出诗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同乡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
河曲回千里,关门限二京。所嗟非恃德,设险到天平。
汴京富戚里,王氏乃其贤。雍容重文学,潇洒乐林泉。
名园足胜概,景物俱清妍。嘉时惬幽赏,休暇适所便。
一时英俊流,冠盖来翩翩。坡翁绝世资,挥洒笔如椽。
伟哉丹阳公,据几方凝然。主家两名姬,并立何婵娟。
珠翠盛容饰,云鬟下垂肩。双松高崔嵬,上有凌霄缠。
石床清且洁,古器相骈联。玉卮发光润,瑶琴縆徽弦。
伊谁写兹图,云是李龙眠。颖滨暨山谷,傍观志何专。
淮海自知音,侧耳碧虚前。飘飘米南宫,洒翰飞云烟。
王郎独仰观,但觉蛟龙骞。亦有蒲团僧,趺坐语空圆。
刘君谛听之,无乃好逃禅。阴森古桧茂,晻霭芭蕉连。
清风洒脩竹,芳气出兰荃。怪石倚幽壑,泉声落潺湲。
佳景已如此,况复开宾筵。谅匪尘中人,不异瀛洲仙。
良会虽一时,英声振八埏。兰亭付陈迹,莲社徒荒阡。
奇哉西园集,图画今流传。嗟我怀昔人,景仰心惓惓。
摩挲想风采,歌咏联诗篇。斐然愧续貂,愿以厕末编。
丰隆鞭龙龙疾走,惊风划裂土囊口。黑云如磐压户牖,一夕四山万牛吼。
疏灯荧荧坐相守,娇儿宛转不离母。西成禾黍复及期,于嗟苍天将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