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木归根,三冬拔翠,晓来梅萼轻坼。妒雪精神,清人气焰,不许等闲攀摘。百花未发,独占得东君春色。庚岭斜横,秀孤芳,更妙机难测。西湖洒然至极。胜蜡黄愈增灵识。漏泄前村驿使,喜传消息。解引诗人雅咏,对一枝金蕾,兴自适。月浸寒梢,天香可惜。
猜你喜欢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xié)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zhī)酒曾将酹(lèi)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雨刚刚晴,远处升起暖暖雾气。幽静的小园里繁花落尽。伸手轻轻摘下一双红豆,低下头,想起了我们生死相隔,不由泪流满面。
人离开了就像这过去的春天容颜不再,繁华易失。拿着酒临溪伤神。就算是有人面桃花,一叶扁舟,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参考资料:1、(清)纳兰容若著;聂小睛编.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2:第221-222页。
红豆子:即相思树所结之子。果实成荚,微扁,子大如豌豆,色鲜红或半红半黑。古人以此作为爱情或相思的象征。
卮酒:古代盛酒的器皿。酹: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石尤:石尤风,即逆风或顶头风。桃叶渡:渡口名。地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因晋王献之于此歌烦其妾桃叶而得名。后人以此代指情人分别之地,或分别之意。
这又是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词作。“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首句描写了刚下过雨后的小院情景。风雨初晴,小院中落花满地,显得十分幽静。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种幽静的意境中,可以看到分别在即的两人相对无语泪满眶的景象。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爱人采下两颗红豆,低头和词人说着分别的话语,说着说着,不禁泪流满面。“红豆”,古人常用其象征爱情或相思,唐代诗人王维就曾以红豆为意象,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石尤”是纳兰引用到的典故。纳兰用到这个典故,是说女主人公希望能够效仿石尤氏,化作大风阻止爱人远行。但是天不遂人愿,女主人公的愿望终究破灭,爱人最终乘船离去,分开的两人只能独自品尝自己的忧愁。
全词的上片追忆往昔,下片则描写别后幽情。“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爱人离开之后,好像连春天也被他带走了,以酒践行时甚至祈祷船在行驶时能够遇上顶头风。
淡淡的白描,平实如话,真实地传递出女主人公在爱人即将远行时内心中所表露出的愁苦之情,读后别有一番韵昧。
日月隆光,克鉴天聪。三后临朝,二八登庸。升我俊髦,黜彼顽凶。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仁风广被,玄化潜通。幸遭盛明,睹此时雍。
栖迟衡门,唯志所从。出处殊涂,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嘉此箕山,忽彼虞龙。
文卓始隋唐,进取归一律。
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
变今嗟未能,於己空自咄。
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
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郁。
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
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
君不见天汉桥下东流河,浑浑瀚瀚无停波。游人阅水看白日,骇浪瞥远红影蹉。
感叹世事亦如此,振顿两足行吟哦。提钱买酒聊取醉,道傍高楼正嵯峨。
白银角盆大如艑,臛鸡煮蟹随纷罗。黄花满把照眼丽,红裙女儿前艳歌。
乐酣兴极事反覆,旧欢脱落新愁多。夷门城东门,南对屠儿墓。
信陵今安在,宾客散如雾。窃符事可鄙,袖椎复何慕。
犹令主人成大功,千岁英名若可遇。笑杀平原君,耻从毛薛游。
选士十九人,毛遂晚见收。丈夫一身贵特达,因人成事良足羞。
忆昔屏山翁,示我一言教。自信久未能,岩栖冀微效。
舟触长松岸势回,潺湲一夜绕亭台。
若教靖节先生见,不肯更吟归去来。
千载涛江上,书生诵所闻。
铸形尊越蠡,抉眼悼荆员。
高鸟冲烟没,轻舟压浪分。
何由从此逝,挥手谢诸君。